“站站停”绿皮车彰显担当

2017年02月20日 08:23   来源:光明日报   毕玉才

  如果说“站站停”的绿皮车是连通城乡、协调不同消费人群的“毛细血管”,那么,共建共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日前,家住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何三家村的张大爷,领着小孙子,坐上锦州到南票的4252次列车,到25公里外的南票走亲戚。中午吃顿饭,下午坐火车又回来了。“这火车虽然是绿皮的,但便宜、暖和、方便。”张大爷举着手里的车票说,“一张票才一块五毛钱。”

  近年来,随着中国铁路一次次大提速,大城市间居民出行越来越方便了。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边远地区一批四等小站停驶,村民出行反倒不方便了。为了破解铁路提速带来的负效应,沈阳铁路局特意保留和开通了75列“站站停”乡村火车,像锦州到南票的这趟车,42公里线路经停6个站点,全程票价才4元。

  江南有民谣: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种菜的哥儿要下雨,采桑的娘子要晴天。民谣说的是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而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部门、行业收入差距大。对于大城市的白领一族来说,出行或许更讲究舒适、安逸、方便和快捷,对于刚过温饱线的不少农民来说,或许便宜是其唯一要求。

  好的企业总能在群众“最痛的地方”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沈阳铁路局在铁路大提速的背景下,不忘被“发展快车”落在后面的群众,体现了经营者的经济头脑,更彰显了企业的社会担当。

  铁路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今天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些大城市的繁荣程度完全可以媲美欧美,然而,在广大农村,仍有5000多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差距加大,成为我们发展的短板。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全面小康,目标是“小康”,重点和难点在“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用“总数”和“平均数”让所有人都“被小康”,有违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一部分人的“获得感”建立在另一部分人的“被剥夺感”上,有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一只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些板子,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没有5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1800万低保人口、1.3亿65岁以上老人、两亿多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上千万在特大城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共同富裕,所谓的小康就底气不足、成色不够、意义不大,甚至会完全背离小康社会建设的初衷。“开车不等客”不是共产党人,“把穷人撵下车”不是社会主义。

  全面小康是人人共享、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如果说“站站停”的绿皮车是连通城乡、协调不同消费人群的“毛细血管”,那么,共建共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