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李佐军:凝聚改革共识,跨越“改革陷阱”

2017年02月15日 10:49   来源:环球时报   

  古今中外曾有多次大的改革探索,但大多未进行到底,这说明存在着“改革陷阱”。

  为何存在“改革陷阱”?原因有三:

  一是改革有难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推进,但现实中的改革不可能齐头并进,这就会造成扭曲和摩擦,形成很复杂的、更难改的过渡型体制。

  二是改革有阻力。改革是对现有体制、机制、制度、秩序的重大调整,会触动很多既得利益,会遇到既得利益者的有形或无形抵制。在一些具体改革上,甚至每个人都有可能因习惯旧格局而会产生抵制。

  三是改革有争议。朝什么方向改、按什么路径改、以何种节奏改、如何处理好改革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何对改革中利益受损者进行补偿等等问题,往往难以形成一致意见。当改革遇到挫折时,这些争议会加剧挫折。

  目前,中国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由于中等收入陷阱主要由贫富差距扩大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成功导致,而缩小贫富差距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在改革能否成功。因此,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就是跨越“改革陷阱”。

  所幸中国已具备跨越“改革陷阱”的较好基础和条件。与历史上较短命的改革相比,当今中国的改革已持续近40年,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也发现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今后的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进一步坚定了改革决心,将改革从经济改革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面改革;明确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明确了要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针对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就使得改革成为中国不可逆转的潮流。

  从国际视角看,中国对外开放特别是入世后,分享了全球分工协作的好处,现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拥护者和推动者,参与和推进经济全球化会反过来促进国内改革,这就使改革有了国内和国际两股合流的动力。

  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处于“中等收入陷阱”和“改革陷阱”的敏感期,还不能轻言已跨越了这两大陷阱。当前,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日趋复杂,不确定性很多,国内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结构调整阵痛期未过,经济泡沫有待化解,社会矛盾有的还在积累,深入推进全面改革还将面临不少挑战。

  要想跨越“改革陷阱”,需要我们在如下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多做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实事。

  其次,要加快调动各方推进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试验探索,宽容失败,重用敢于改革的干部,奖励改革理论和政策研究,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全面改革中来。

  再次,要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清除既得利益的阻碍。对那些出于小团体利益阻碍改革的人,要敢于亮剑,要让其付出阻碍改革的应有代价。

  第四,加强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改革的协调,形成各领域改革合力。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个层次的改革协调机制。

  第五,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改革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改革效率。在持续做好改革顶层设计同时,要特别注重调动基层政府、干部、企业和居民参与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作者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