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已成新年俗 增强文化自信顺应时代潮流

2017年01月27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1983年开办至今,央视春晚已经走过了34年的历程。今晚除夕之夜,全国民众又将迎来一席丰盛的文化大宴。对于即将到来的央视鸡年春晚,您有什么期待呢?

  央视春晚早已成为中国人的新年俗

  中国经济网网友 高智强

  作为中国老百姓过大年的一道年夜饭,央视春晚已经陪伴广大观众度过了三十多个大年夜,一代代人看着央视春晚的节目长大成人,大年三十收看央视春晚早已成为中国人的新年俗。

  曾几何时,围在电视机旁包饺子,家长里短地唠着磕,其乐融融。可随着国人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百姓的口味越来越高,挑剔的心理也越来越重,人们对央视春晚的要求多了、想法多了,每年的央视春晚一落幕,各种声音便此起彼伏,批评的、赞同的,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多年来,作为主办方的央视也是感慨万分:春晚难办!

  可再难办的春晚还得年年办,为什么?因为不管对央视春晚有多少批评,大家的心里还是期盼着收看春晚的,毕竟这已经是老百姓的新年俗了。每年除夕临近,央视春晚的各种消息一出来往往很快就成为热门话题。消息的热传需要有需求的市场,这市场就是老百姓对央视春晚的高度关注。

  为央视春晚“三个不用”原则点赞

  中国经济网网友 侯文学

  继去年之后,央视鸡年春晚将继续坚持“三个不用”的原则,即:低俗媚俗的节目不用,格调不高的节目不用,有污点和道德瑕疵的演员不用。据春晚知情人透露,有问题的明星,央视2017年春晚肯定是坚决拒用的!目的,就是要让德艺双馨的优秀演员、优秀艺术家在春晚的舞台上亮相,用精彩的原创节目、良好的艺德去感动观众、感染观众、影响观众,传播正能量。

  201611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应当说,春晚“三个不用”原则正是对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具体落实。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晚自1983年第一届开始至今,已成为全国民众不可或缺的除夕文化大餐。尽管众口难调、褒贬不一,但可以肯定地说,春晚办得越来越好。2017年除夕之夜,亿万家庭在阖家团聚、共享团圆饭之后,必将享受到一席美妙的文艺盛宴,领略到春晚阳光与春风的洗礼。

  央视春晚要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

  中国经济网网友 向旭平

  34年来,不管我们对央视春晚有过什么样的评价,央视春晚都风雨无阻地在每年除夕夜与我们准时相见,从未缺席。央视春晚已成为中国人春节的一道文化大餐,已成为当代中华文化的一个元素、一个符号、一个品牌。作为亿万中国人心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央视春晚理应担当起引领当代文化发展、增强公众文化自信的重任。

  既然央视春晚是春节的一道文化大餐,就应该符合春节的主题。春节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最看重、最在乎的节日,就在于几千年来,春节已经积淀为喜庆、祥和、万家团圆的节日。春节是盘点一年的日子,也是憧憬未来的日子,春节孕育着希望和梦想。央视春晚应该围绕喜庆、祥和、团圆的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去盘点过去一年的成绩,去展望新的一年的发展,去展现一年来带给我们喜悦、感动、激励的人和事,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接受文化的熏陶。

  央视春晚是中国人的一个文化符号,应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5000年来中华民族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财产,这些文化财产是我们精神的支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央视春晚应该着眼于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在节目的编排和演出中,融入中华文化的精髓,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出超越时空的魅力,去吸引人、塑造人、引领人。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品牌,央视春晚本身就代表着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潮流。站在历史的角度,央视春晚是中华文化的延续;站在未来的角度,央视春晚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作为一个引领文化发展的品牌,央视春晚要以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把好节目质量关,把握好代表时代发展潮流的主旋律,激浊扬清,通过精心编排、精彩演出,进一步增强亿万群众的文化自信,凝聚起前进的巨大正能量。

  本文内容来源于时评作者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