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圆珠笔头,可贵的创“芯”精神

2017年01月10日 10:44   来源:福建日报   方金春

  新年伊始,传来好消息:作为不锈钢行业的领军企业,太钢终于掌握了圆珠笔芯的关键技术,一举扭转核心材料高度依赖日本进口的尴尬局面。

  “一支司空见惯的中国笔,书写出的是创新驱动的中国力量。”小小笔尖迸发出的创“芯”精神成为振奋人心的正能量。9日,消息一公开,上市公司太钢不锈立刻成为市场赢家。

  小小笔芯之所以引起关注,缘于李克强总理的“圆珠笔芯之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圆珠笔生产国,我国每年的圆珠笔产量高达380亿支,笔芯的核心材料却完全依赖日本进口,每年为此要付出外汇1500万美元。从不登大雅之堂的马桶盖到微不足道的笔芯,国人渐渐看到了中日之间的技术差距,也体认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之艰难、创新之迫切。

  唯有创新,才能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无疑是激活社会活力,实现产业升级的最大原动力。誓将笔底起风云,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市场创新意识,太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机遇面前,坚持从小处做大文章,充分发挥工艺技术、装备和人才的优势,勠力攻坚,终于生产出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钢丝,骄傲地写上了“中国制造”的标志。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太钢人正是以中国人见微知著的智慧,完成了以小见大的革新和创造。

  创新发展呼唤“工匠精神”。“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古代科技名著《考工记》开宗明义就强调了 “百工之事”的重要地位。2016年,纪录片《大国工匠》更是让人领略了什么叫巧夺天工, “工匠精神”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年度热词。太钢上下攻克难关的不懈努力,让人看到了可贵的工匠精神。为了给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国家早在2011年就开启了这一重点项目的攻关。太钢人经过5轮近百次的试验,先后在材料的易切削性、性能稳定性、耐锈蚀性等7大类难题上取得突破,掌握了贵重金属合金均匀化、夹杂物无害化处理等多项关键技术。在这成功的背后,我们不应当忘记许许多多技艺精湛的现代鲁班、游刃有余的现代庖丁……

  有人说,“工匠精神”是当今中国社会最稀缺和最呼唤的东西。从太钢的创“芯”之举来看,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中国的制造技术、智造技术正在突飞猛进,正在转型升级,只要企业创新不止,上下精益求精,不厌其小、不厌其烦、不厌其精、不辞劳苦,大国工匠必有所成。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