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首先要观念革新

2016年12月08日 07:2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对创业创新者,无论在乡下还是在城市,首先需要转变观念,在思维方式上跳出已有套路与模式。视野开阔了,站位高远了,才可能先人一步或半步找到方向,才可能从技术上、方法上、路径上找到与众不同的通道。当然,无改变则无创新,对管理部门和管理者同样具有针对性。这就要求管理部门与管理者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摒弃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想法与做法

  现在,返乡创业创新热情正在涌动。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一些在城里积累了一定实力的务工人员,开始筹划春节返乡后自己干起来。不过,创业创新的心气有了,但怎样创业尤其是怎样创新,很多人还比较迷茫。

  笔者采访过一位年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曾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同龄人回乡创业,租地搞规模化经营。出乎意料的是,许多农户不愿意租地给他。情急之下,他改变思路,搞代耕代管,农户不必出租土地,他替农户种地,从整地到收割直至销售,这些事都交给他,收益高低全是农户的,他只按亩收代耕费就行。没想到,这一方式很接地气,双方各得其所,加上村里乡里都支持他试点新的规模化经营模式,这一模式由此推广起来,他的收益也水涨船高。

  这位理事长的经历说明一个道理,即思路一变天地宽。如果他固守必须租地的模式,就可能遇到更大困难,这种困难对很多创业创新者而言是难以逾越甚至是致命的,不少创业创新者就倒在了出发的坎儿上。幸运的是,他根据形势和条件变化及时改变了想法,也得到了有创新想法的干部的支持。他后来总结说,无论创业还是创新,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无改变则无创新。

  无改变则无创新,这话对当前创业创新很有现实性。对创业创新者,无论在乡下还是在城市,这种改变首先是观念的改变。创业创新,最想做的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跳出已有套路与模式。视野开阔了,站位高远了,才可能先人一步或半步找到方向,才可能从技术上、方法上、路径上找到与众不同的先行通道。那位理事长如此,现在如日中天的阿里巴巴把常规赶集搬到网上的起家模式,同样如此。

  无改变则无创新,对管理部门和管理者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创业创新,本质上属于新生事物,对管理部门来说具有一定的未知性和挑战性。如果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手段局限在已有招数上,或者以不变应万变,许多创新将胎死腹中、难以为继。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体量大、许多经济成果已经达到过去难以想象程度的社会,更容易让管理者产生惰性,对创新失去应有的敏感。试想,如果那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创新经营受到村里乡里的阻挠,就很难有后来的代耕模式出现。

  可喜的是,支持创业创新的思维方式与社会氛围正在形成。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今天人人得益的便捷快递、滴滴打车、支付宝等过去难以想象的各种新的市场业态健康成长,也才有了农村各种新的经营方式出现。不过,从更普遍的状况与要求来看,当前创业创新还需要更多管理部门与管理者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摆脱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的束缚,摒弃对创业创新“玻璃门”“穿小鞋”“下马威”等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想法与做法。

  这种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笔者就采访过一些曾经回乡创业但最终选择放弃的“能人”,他们有着共同遭遇,那就是,稍有打点不到就会遭遇管理部门“上门服务”,从此一步为难、步步为难。可见,创新首先需要改变观念。但是,观念革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瞿长福)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