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化的“按成绩分班”早该退场

2016年11月21日 09:43   来源:东方网   蒋枚芳

  “这次月考完根据成绩重新分班,已经到新班上课了,以后每次月考完都要分班。分到差班的学生都哭了,也没有心情写作业。”由于最近一次月考成绩排在全年级200多名,西电中学初三学生小磊(化名)刚被分到新班上课,他说,从这个月开始,每个月都要根据月考成绩排名分班,“我们已经初三了,为什么还要折腾呢?”(11月20日《华商报》)

  面对家长和学生的不解,该校一位负责老师回应,“这是分层教育,请大家理解。”明明是对学生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却美其名曰“分层教育”,真以为家长、学生好糊弄,拿大家都当傻子,看不明白学校这种做法背后的功利?道理很简单,既然是“分层教育”,为何不在整个初中阶段实行,却要在初三阶段,而且要根据每月考试成绩划分?

  而所谓的“分层教育”,难道就只是让成绩好的学生接受特殊“照顾”,至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则区别对待?这种分班的做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少数学生奋发向上,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反而会让他们产生心理阴影,性格内向的学生会敏感而自卑,个性强的也会因此而叛逆,更可怕的是,还过早地让他们感受到极大的不公。不利于人格成长。

  或许,对于学校来说,通过这样的折腾,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从而获得更好的升学率,尤其是考上重点中学的数量,这也是一笔诱人的教育政绩。至于如此做法可能给学生造成的困扰甚至是伤害,则全然不在教育工作者眼里,被功利化完全蒙蔽双眼的教育工作者眼里,只剩下升学考试后带来的耀眼数字。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理念,意思是教育对象是不分类别的。反观学校按月考成绩分班的做法,显然背离了“有教无类”的理念,也背离了教育的责任和担当。某种程度上说,在学生中人为制造“学霸班”与“学渣班”,也是一种“懒教”行为,是学校自我放弃对“差生”的教育责任,更严重点说是误人子弟。

  作为学校,对任何一个学生都负有教育管理的责任,绝不能因为成绩好与差而区别对待。必须厘清的是,真正的“分层教育”,应当是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次的针对性教学,具体分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模式、内动力强度、教师的教学模式等进行科学匹配。因此,功利化的“按成绩分班”早该退场,不应再被学校抱守。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