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过后,网购市民家中攒了不少快递包装箱,有人留下备用,有人当废品卖,更多人则是直接扔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的程会强研究员指出,除了让市民养成二次利用习惯外,快递企业也应建立相应的回收机制。(11月15日《北京晨报》)
“双十一”是场狂欢,吸尽了眼球,可是我们往往会忽略背后那些数量惊人的快递垃圾。国家邮政局今年10月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中国快递包装年耗用量惊人,其中一年仅胶带消耗的总长度就可以绕地球赤道425圈,这些数据意味着,快递爆仓的欣喜和繁荣背后,是数以万吨的“天量”垃圾。这其中,除了一部分纸箱进了回收站,其他的如编织袋、塑料袋、胶带、缓冲物等快递相关垃圾都没有被回收,不仅造成大量浪费,还对环境产生潜在威胁。
其实,国家邮政局此前出台的《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就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在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的快递业包装绿色发展上取得突破。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基本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
然而,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纸箱来说,消费者对快递包装物二次利用能力还是有限的,所以从科学角度来说,只有将重点放在快递企业和电商,如何来从消费者手中拿回完好的纸箱!而对于其他“快递垃圾”要坚持的原则就是“减量化”,减少不必要的包装,督促企业使用易降解的环保材料,当然,前提是细化是落实“绿色包装”的相关标准,提高非环保材料的使用成本等等。
可以预见,狂欢过后,正是“快递垃圾”的黄金周,我们每一个千亿销售额背后的贡献者也可能正是快递垃圾的制造者,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做的就是尽量将“快递垃圾”分类处理,当然,这就离不开越来越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比如,分类垃圾箱不再是形同虚设。期待下一个“双十一”不再是一场“垃圾的盛宴“!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