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更多意味着挑战而非就业捷径

2016年11月15日 13:56   来源:东方网   吴兴人

  10月16日,由新东方海威时代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推出的《2016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北京发布。报告显示,超八成海归“学非所用”,工作满意度偏低,仅有15.1%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内容与留学专业完全匹配。报告指出,不熟悉国内就业形势是海归就业的主要劣势。另据中国教育部留学(课程)服务中心的统计,2015年中国归国留学生增速超过出国留学生增速。

  上述两个数字,请热衷于海外留学的家长和学生们注意。留学不是升学的重要选择,也不是求职者的一条独一无二的阳关大道。

  有求学的“洋背景”,回国就业肯定更吃香吗?在平民留学的时代,留学经历还会给“海归”们镀上光环,为其求职增添砝吗?

  请听一听以下两位过来人的自述:

  在新加坡读金融硕士的斐儿说:“我不后悔这个选择,但对就业真的可以说是没啥帮助。留学经历似乎没有为我的求职加分。毕业之后,我打算申请金融研究分析方向的职位。从秋招到现在,从网申到校园宣讲会,我投了无数简历,大多石沉大海,少有的几次面试,也都没有回音。我在南开大学的同学几乎每天都在面试。北京很多公司、大央企就只认北京生源,对国外很多大学认可度低。”

  对于辞去工作去英国念书的小吴来说,脱产出国读一年书,让她再回国求职时非但没有增加优势,反而多了几分尴尬。她说:“学校里学到的都是基础理论,而在工作中遇到的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传媒这个行业,变化真的太快了,我在学校待了一年,回来后觉得已经落伍了5年。当时有门课叫新媒体营销,我现在也在做新媒体,说实话,老师讲的,一点用都没有,现在回头看,这份学习经历低于我的期望。‘海归’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再就业的阻碍。”

  这两位海归姑娘的困惑,值得我们注意。留学更多意味着挑战而非捷径。海外留学背景对海归的就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优势固然存在。然而,近几年,受限制的一面也逐渐显现。国内金融行业而论,往往非常看重两样东西: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以及实习经历。而这两块,恰恰是金融“海归”的普遍短板。他们在国外,普遍缺乏实习的经历。加之现在海归学生太多,外文的优势已不占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留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个人表达能力也要优于同等条件下的国内学生。能顺利拿到英国硕士文凭,让自己能够在简历这一关,顺利叩开不少一流企业的大门,文凭的作用也仅止于此了。

  但是,留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个人期望过高的问题。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留学经历就是优势。其实不然。国内许多大公司更倾向于国内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因为他们更适应企业的文化特点和工作要求,他们对海外留学生这一群体少有特殊照顾的倾向。大多数海归还比不上国内211大学的本科毕业生。

  粥少僧多。在就业形势愈来越严峻的大背景下,前几年秋招收集简历时,100份简历中可能有不到8份来自海归,但现在,100个人中海归几乎占到1/5。国外的学历证书已不能施展其优势,更何况有些国外的文凭出处可疑。明乎此,“海归”选择求业者应及时放下身段,及时调整期望值,不妨先就业再择业,找工作时不一定非要强调专业对口。

  不过,学非所用也不要紧。蓝云阳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毕业后,去英国爱丁堡大学深造,原本他回国后有机会进入北京某机关单位工作,但因为毕业时妻子的工作已落在南京,为了家庭考虑,蓝云阳便在南京民企做市场销售。工作半年后,公司开始拓展欧洲市场,精通英语且相对熟悉欧洲环境的他,被委以重任,先后数次以欧洲市场专员的身份和公司领导一起去考察。他认为,即便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在实际中能用到的知识也是屈指可数,学习和工作的对接重在能力的契合。蓝云阳的“学非所用”事实表明:就业时脱离本专业的现象很正常,“海归”只要认为自己的基本职业素质够格,就可以大胆尝试其他行业。在现代社会中,人才流动和再择业的现象极为普遍,未来我们都可能遇到第二次、第三次择业。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对在国内工作了一段时间再去海外留学者而言,从短期来看,找工作也许会暂时遇到一点困难,但是,一个国际化背景对于职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如果很好地利用这段经历,让自己真正学到的东西,结合自己综合能力的提高,能无障碍与外国人进行商务方面的沟通和合作,出国留学还是一段还不错的人生经历。

  当然,世界顶级名校的毕业生回国就业的优势依然明显。因此,现在打算出国读大学或出国读研究生的青年朋友们,有可能选择名校留学,乃是最佳的选择。如果退而求其次,因为出国留学要付出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是否成行,则应慎重考虑,不要盲目追随留学热,在了解留学可能带来的种种风险后,再考量是否适合留学。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