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取消药品加成,更需强化责任(图)

2016年11月10日 10:45   来源:东方网   罗瑞明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提出,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11月9日《京华时报》)

  取消药品加成医归医,药归药,药价将更为合理,有利于缓解“看病贵”。之前取消药品加成在一些地方进行了试点,此次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说明此项改革进一步深化。但是要使此项改革能给病患者带来更多实惠,还须强化责任意识。

  原来公立医院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医疗服务收费,二是药品加成收入,三是政府补助。取消药品加成之后,原来的三条渠道,只剩下两个渠道,财政的支出由此而增加,客观的说,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不是很大的问题,而对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特困县来说是个负担,有的地方连温饱问题都没有彻底解决,怎能挤出更多的钱来补贴医院?如果财政补助资金不到位,医院维持和发展就要受阻,由此为了能“活”下去,或者“活”的好些,就会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从其它渠道获取。再则,就算是财政钱能下拨到位,而如果不进行严格的监管,一些医院也不会那么“老实”,仍继续追求利润最大化,将财政补助化为局部利益。一边享受着财政的补贴,而另一边是大行创收之道,双面获利。

  客观的说,药价只是整个医疗成本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手术费、护理费、诊疗费等等,即使是药品加成取消药价得到了控制,但检查费、手术费及护理费却具有灵活性,要想从中获利随便都可找出个理由,如:原本只是感冒咳嗽的小病,肉眼就能判断,却从头到尾叫你做多个检查,多做一个检查就得多付一笔费用。另外,以往检查费没有统一的标准,同样的检查悬殊相当大,“以乙肝DNA检查为例,广州的三甲医院要160元,浙江做同样的检查只要40元。”检查多,收费高,药品即使按照裸价出售,综合起来,看病总成本还是降不下来,将直接抵销药品加成带来的利好。

  要全面实施取消药品加成,以缓解“看病贵”还得多方跟进,如:定价涉及到物价部门;如:拨款涉及到财政部门;定价过高,药品和检查费用就高;拨款不到位,医院就难以维系,迫使其向其它渠道获取。因而,取消药品加成后,财政补助应进行认真核实,保证资金能及时到位;物价部门应进行跟踪监管,对滥检查,乱收费行为予以处罚;作为卫生主管部门应对不同等级的医院制定出不同的收费标准,尤其是检查费更应做到统一,报物价部门审批,以防止任意性。总而言之,取消药品加成更需进行责任强化和制度细化,多方入手,使这一好政策惠及于民。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高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3年12月31日
  • ·探究“看病难”的破解之道    2015年09月17日
  • ·取消药品加成,配套改革要跟上    2016年11月1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