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先辈丰功伟绩 庚续奋斗再创辉煌

2016年10月25日 10:23   来源:南方网   罗建华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新的长征路上,发展任务紧迫繁重,改革攻坚艰苦卓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丝毫不亚于当年的万里长征。各地干部群众表示:要牢记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跨越我们复兴路上的“雪山草地”,攻克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10月24日央视网)

  有细心的记者发现,与以往会议有所不同,此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鞠躬。比如,大会开始前,李克强总理介绍出席大会的嘉宾,在介绍到习近平时,他缓缓站起来,深深鞠了一躬。走到讲话台前,习近平再次鞠躬……而就在习总书记鞠躬面前,坐着的就是一群特殊的来宾,他们是67位老红军、老同志代表,这其中有8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已经92岁,而最大的已经104岁。透过习总书记的鞠躬,我们看到的是党和国家对革命先辈们所付出的巨大牺牲的深切缅怀,看到的是党和国家对革命先辈们所创造的丰功伟绩的深深敬意。

  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事实反复证明,牺牲是一个强大国家和优秀民族不可缺少的血性根脉。80年前,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奉献,最终赢来了长征的伟大胜利。统计数据显示,在长征中,指挥员平均年龄不到25岁,战斗员平均年龄不到20岁,踏上长征路之后,几乎每三百米就会倒下一位战士。30万将士在长征结束时只剩下了3万人。可以这样说,长征这条红飘带,是众多红军指战员的鲜血染成的。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没有大家,哪有小家。诚如鲁迅所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长征中,正是因为革命先辈们的牺牲奉献,我们的国家才能拥有今天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正是因为革命先辈们的牺牲奉献,我们的人民才能享有今天幸福美满的甜蜜生活;正是因为革命先辈们的牺牲奉献,我们这个民族才能得以高度自信地立于世界。

  长征壮举彪炳史册,长征精神永垂不朽。“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在纪念鲁迅的文章中如此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个没有英烈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遗忘英烈的民族,同样是可悲的民族,因为忘记就意味着背叛。

  崇尚英雄是一个民族崛起必须拥有的价值取向与自强情怀。今天,长征虽然已成为过去、化为历史,但请不要忘记,今天我们所站立的每一寸山河领地无不浸染着革命先辈们的鲜血和生命,今天我们每个人所享有的太平稳定的生活条件无不凝结着革命先辈们的牺牲和奉献。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面对革命先辈们所付出的巨大牺牲,面对革命先辈们所创造的丰功伟绩,怎能忘记领导红军创造这一历史伟业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怎能忘记在长征中浴血奋战和在各地坚持革命斗争的红军指战员,怎能忘记当年支援红军长征的各族人民特别是各革命根据地人民,怎能忘记所有健在的红军老战士?

  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回望过去,正是由于无数的革命先辈勇敢无畏、义无反顾地担起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历史重任,才得以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如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使命光荣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实现我们的目标,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要求我们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纪念过去是为了更好的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是为了更好的开创未来。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这一代人,继承了前人的事业,进行着今天的奋斗,更要开辟明天的道路。于此,我们理当以长征中的革命先辈为榜样,为之牺牲奉献、为之奋发图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完成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创造出不负国家和人民、不愧前人和后人的历史伟业。这既是纪念长征的应有情怀,更是国家公民的应尽责任。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