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2015年间,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9小时。23日的中国青年报头版以大字标题发问:谁“偷”走了近1 亿中小学生的睡眠。
实际上,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已非新问题。早就有这样一首“校园歌曲”在流行:“上学最早的是我,放学最晚的是我:作业最多的,睡觉最迟的,最困最累的,是我是我还是我·····。”这首歌虽然带点搞笑成分,但它反映了中小学生是当前社会上的一种特“困”人群。针对这一情况,在教育部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中,就明确指出,要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社会舆论为此也作了呼吁。然而,8年多来,情况并未好转,相反有愈演愈烈之势。
2005年2 月,我写过一篇题为“要为中小学生解‘困’”的文章,内中也是引用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关于2004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的调查材料,表明当时小学生每天睡足10小时及以上的为33、4%,初中生每天睡足9 小时及以上的为22、9%。10 多年过去了,如今却有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9 小时,比例不降反增,作为“特困生”的中小学生是更为“困”所困了。
中小学生是“困”在作业多,课程负担重,还有各种各业的课外补习,迫使他们“生活在黑夜的两端”,“再也见不到白天的阳光”,造成严重的睡眠不足,透支着中小学生的健康与青春,危害是很大的。为此教育部门多次下达了“减负令”,家长与教师的心里也是赞成的,然而“负”就是“减”不下来。这是由于应试教育体制并未得到有力触动,能不能升学,进入好学校,要靠分数说话,学校也要靠抓升学率显示业绩,于是,家长与学校为了孩子的分数,为了不落人后,就不断给孩子加负,以致不少学生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而且愈发沉重。。
要让中小学生的睡眠不被”偷“走”,需要加紧改革应试教育这一指挥捧,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尽管这样的话也早说了,但需要切实向前推进,以求实效。应试教育靠分数说话,实打实的,抓起来很实,很具体,弄得各方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争相给孩子加负。而素质教育相对较虚,往往变成嘴上工夫,虚妄不实。这就需要虚事实做,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如不妨取消升学率指标,取消小学统考环节,改革教育评价手段,制定素质教育考核办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营造公平教育环境等。当教育不再是分数挂帅,不再唯分数马首是瞻,消除了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心态,而是切实重视素质的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就会真正得到重视,睡眠不足之“困”也就会迎刃而解。自然,虚事实做特别难,不过,正因为难,就更需要下功夫。愿中小学生早日不再成为“特困生”。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