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州 凭啥网友说你美上天了

2016年10月24日 09:23   来源:广州日报   

  苏俊杰 摄

  美翻了!初秋的“当家花旦”关不住,一片花海上桥来!目前,在广州不少高架桥和人行天桥上,簕杜鹃争相绽放,形成一条条漂亮的紫红花道,好像给高架桥PS了一道紫红描边,美得不要不要的。这位“颜值担当”不仅刷爆了朋友圈、登上了微博热搜、成为了“网红”,还引得线下的小伙伴们纷纷膜拜:不愧是花城,一个大写的美。

  花城,一直是广州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提起它,你可能会想到“花痴”,这里四季鲜花不断,市民爱花、赏花、养花之风源远流长;你可能会想起“广州过年,花城看花”,这块金字招牌请花“代言”,吸引着国内外朋友纷至沓来,显示着广州人的热情好客与包容开放;你可能会想起花卉产业,作为全国最大的花卉主产区,广州“江湖地位显赫”,大大小小的花卉市场,其惊艳程度不亚于著名景点……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些“镜头”,那你对花城的印象还是稍显片面、粗枝大叶,一个升级版的花城正在“扑面而来”。

  “升级版”花城,已经要“上天”。在人们的印象里,花草要“接地气”,这是自然规律,但已经跟花打了上千年交道的广州人显然不满足于此——看看高架桥就知道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广州就着手立体绿化研究,其间经历过挫折、碰壁,不断尝试,继而在品种、种植、灌溉、花期调控等方面取得突破,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整、行之有效的技术规范。目前,广州的人行天桥、立交桥绿化已覆盖330多座桥梁,绿化长度300多公里,人们印象里的冰冷的钢筋水泥,早已成为市民眼中“靓爆镜”的空中花廊,也让外地游客们羡慕不已;而这套经过实践检验的“广州技术”已通过立项,有望上升为国家标准,为更多城市提供借鉴和服务。而在今后,广州还将继续向房子、花坛、栅栏、坡面甚至BRT车站的站台顶部“索要”绿化空间,一个“三维”立体的花城正在迎接市民的自拍杆。

  “升级版”花城,也正在更“细腻”。今年以来,广州关于花的动作频频,引人瞩目。比如花卉景观正在引入“主题花”等新元素,年初宫粉紫荆入选广州“主题花”,到2018年将由目前的10万株增加到30万株;广州将构建一个360度全方位“花城”系统,全市建设30个赏花点,为市民提供一年四季的观花选择;此外,不少主打花卉元素的特色小镇,正在不断升级、更新,即将闪亮登场……总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花城广州既在空间上开拓广阔天地,又在精细化方面不断探索、精益求精。

  花,是广州的一面镜子。在花城容颜变换的背后,映射出管理的创新升级。在人们的印象里,广州花城文化的源头来自这里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来自独有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而在当前,“靠天吃饭”早已不合时宜,“后天努力”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广州不断推陈出新,以整体思维来统筹布局花卉景观,规划设计赏花配套,并在栽种、维护等方面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擦亮了自身招牌。

  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花城”品牌,意义深远。而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城市竞争,深耕花文化,事关广州城市形象,影响城市魅力,也是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城市在花园中、花园在城市里,随着花城之花更立体、更精细,广州也势必风光无限、更加迷人!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朋友圈晒“广州蓝”是真的蓝    2016年09月14日
  • ·国际球星为何青睐造访广州    2016年09月12日
  • ·以医改为动力推进健康广州建设    2016年08月2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