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要“接地气”

2016年10月24日 07:5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不知不觉间,互联网医疗已经渗透进很多人的生活,网上挂号、手机看化验单、在线问诊等新的医疗服务方式,大大方便了患者就诊,缩短了看病时间,改善了就医体验,让人们对看病不再望而生畏。

  不过,互联网给传统医疗带来的深刻改变还不止于此。这些还只是互联网+医疗落地的雏形。未来,互联网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将用新技术破解传统医疗的“痛点”,合力打造更加高效、便捷、准确的医疗服务。这其中,医疗是根本,互联网是助手。

  互联网能做个“好助手”,这在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网络挂号、远程会诊等方面已经小露锋芒。接下来,还可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通过对患者电子病历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医生诊断水平、寻找最佳治疗方案,甚至还能追踪潜在的流行病、防控疫情。再如,前不久上线的“百度医疗大脑”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海量医疗数据、专业文献的采集与分析等模拟医生问诊,收集、汇总、分类、整理病人症状,可以提醒医生更多可能性,辅助医生完成问诊。

  这些新技术的“聪明”程度的确令人欣喜。不过,再炫酷的新技术也要“接地气”。而有点尴尬的现实是,我国目前医疗信息化的水平还比较低,患者的电子病历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各医院的基本医疗数据没有实现互联互通,成了一座座“信息孤岛”,而且医院与患者之间也难以进行互动。这些都使得远程会诊、医疗大数据等发展得步履维艰。

  互联网医疗要落地,必须建立在医疗信息化的坚实基础之上。医院要搭上互联网快车,就必须加强自身信息系统的建设。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树立互联网思维,以需求为导向重塑医疗服务流程。信息化是工具,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要以人为本。具体而言,信息化要理解患者的需求,减少他们在挂号、候诊、缴费等环节的负担;信息化更要助力医护人员的工作,有助于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提高。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端 然)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