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十年“金砖”不惧磕碰摔打

2016年10月19日 08:23   来源:北京日报   田闻之

  金砖国家果阿峰会日前闭幕。《果阿宣言》开列109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和各种文件涵盖农业研究、海关合作等方方面面,展示了金砖国家务实合作、共谋发展的诚意,以及共克时艰、直面挑战的信心。

  “金砖机制”的孕育和发展,伴随国际力量深刻变革而来。本世纪初,随着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金砖”(BRIC)便被用来指代未来最富投资机会的国家和地区,金砖国家外长会面机制在2006年应运而生。国际金融危机后,新兴国家市场优势和潜力凸显,金砖国家财长会、领导人峰会等一系列合作机制不断孕育,渐成体系。十年风雨,一路走来,“金砖”始终与世界发展同步,与改善全球治理同行,已经从一个投资用语化身为不可忽视的国际力量,从政治合作发展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协同架构。

  与金砖国家发展如影随形的,是西方不曾放弃的所谓“褪色论”。一直以来,什么“金砖风光不再”“金砖破碎”“五个国家六条心”等言论不绝于耳。但事实呢?整体来看,过去十年,五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从12%上升为23%,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等机制诞生,也是对看衰金砖合作的强有力反驳。直到现在,五国仍然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广阔的国内市场等相对优势,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已出现企稳回升迹象,各种有利因素开始活跃。可以说,“金砖”成色不是黯淡了,而是更足了,在西方棒杀的磨砺中,含金量更高了。

  这样的发展成就出乎西方意料,这样的合作模式也远非西方惯性思维所能理解。在传统国际秩序频现危机的情况下,金砖国家的成功“突围”更是在提供一个新的范式,丰富现有的全球治理思路。那就是,全球发展不是零和博弈,不同国家能够求同存异、共享发展红利;那就是,大家都是息息相关的利益共同体,也应成为携手前行的行动共同体;那就是,应当按照事情的是非曲直处理问题,让每个发展实体都能在全球事务中拥有相匹配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而这所有一切指向的都是,引领全球发展“包容”“可持续”,促使全球治理更为公平正义,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国际大格局调整的钥匙掌握在金砖国家手里”。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仍然缓慢,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远未解决,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思潮暗流涌动,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加凸显。未来的路,往哪儿走、怎么走?越来越多的发展主体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选择相信“金砖”智慧、“金砖”力量。让全球走上善治的轨道,未来金砖国家还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周边外交再续航 金砖合作启新篇    2016年10月18日
  • ·金砖“成色”依旧十足    2016年10月17日
  • ·金砖机制为世界打造解决方案    2016年10月17日
  • ·智库学者果阿札记一:金砖起锚    2016年10月13日
  • ·丝路筑梦 金砖闪耀    2016年10月1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