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三星欠中国消费者一句“对不起”

2016年10月11日 10:21   来源:东方网   王羡古

  随着三星官网发布声明,要求所有合作伙伴停止销售和置换Galaxy Note 7手机,并要求NOTE7用户关机停止使用,闹得沸沸扬扬的NOTE7风波总算是告一段落。但是,笔者想提醒三星公司一句,你们是不是欠中国消费者一句“对不起”?不然咱们还真是不看好你们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前景。

  笔者绝不是处心积虑地要黑三星,实在是三星之前的某些做法实在是太过“店大欺客”和“看人下菜碟”了。当初,三星一方面以极为“诚恳”和“积极”地态度面对欧美市场消费者提出的意见,一方面又百般狡辩以一种盛气凌人的态度面对中国消费者的不满,甚至“污蔑”在中国爆炸的NOTE7是消费者“外部加热”导致,就差直接说中国人“碰瓷讹诈”了。如今终于肯承认产品本身的问题,难道该给被他们的不实不当言辞伤害过的中国消费者“平反昭雪”一下?

  三星在声明中说,消费者个人安全对于三星而言最为重要。这句话说的很好,套用郭德纲的台词,消费者也算得上三星公司的“衣食父母”了。而且在这人人平等的现代文明社会,总不能是欧美消费者的个人安全就重要,中国消费者个人安全就不重要吧?总不能欧美消费者是衣食父母,中国消费者就是二等人吧?

  作为一家企业,不能说一面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一面又不把中国消费者当回事。须知,中国国产手机产业如今可不差,华为等品牌手机性价比与三星、苹果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三星还拿过去的心态来看待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将来恐怕是要跌大跟头的。消费者会用自己的钞票和银行卡来“投票”,得其心者生,逆其心者亡,这个道理你们要明白。

  此外,中国有关部门也应该在合理合法合情的范围内,要求三星给予中国消费者合理的解释和补偿。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谁能忽视中国的存在?谁能小觑中国消费者的力量?我们不求额外的超规格待遇,但起码的公平公正必须保证,不然就别来赚中国人的钱。

  当然,我们也不是要把三星一棒子打死,我们在静待三星给中国人一个交代,给中国消费者一个交代。这也应该给所有在中国市场谋求利益的外国企业一个强烈的信号,别想在中国一边吃肉一边骂娘,咱们中国人不惯着你的臭毛病!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