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公路如何成为合理的存在?

2016年09月29日 10:11   来源:光明网   高亚洲

  自上周交通运输部发布2015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后,关于收费公路又有了新的消息——改革时间表终于得以明确。根据国家发改委方案,调整完善收费公路政策,科学合理确定车辆通行费标准,将在2017年前全部完成。

  事实上,早在2015年7月,交通运输部便公布了《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在广泛向社会征求意见后,迟迟未见新的动态。

  无论此次明确改革时间表,是否与日前统计公报中呈现巨额收支缺口有关,在时间表上予以明确,收费公路改革终究是提上了日程。

  虽然正式的管理条例尚未公开,但基本可以确定的是,“长期收费”会是那些符合相关法规,并且获批可依法收费的公路所依赖的发展模式。这样的改革思路不仅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有明确体现,在此次国家发改委提出的行动方案中,也有具体的部署。

  从最原始朴素的情感出发,公路免费应是最可能收获赞许的,从近年的改革实践来看,免费公路也是越来越多。但是,客观来说,因于资源的稀缺性以及资源再分配的效率考量,无论是从公平性还是从持续性来说,对一些公路进行收费管理,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

  收费管理其本质逻辑是“用者付费”,一者这是最能体现效率原则。如果全部免费,不但会造成道路拥堵,而且会让公路承受更大的压力,既不利于个人出行,也不利于公路养护。二者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公平。公路的修建以及后期的养护、运营,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如果统一免费,就意味着成本由所有纳税人承担,这显然是对那些非使用者不公平;此外,通过收费模式,还能够为公路修建提供合理、科学的选择参考,避免盲目投建。正如论者所言,“用路者付费”与“差别化负担”,仍然是目前阶段最能平衡发展和效率的方式。

  当然,收费管理必然与公民低廉出行、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诉求,形成现实的冲突。这些冲突的存在,并不至于让收费模式陷入尴尬的境地。此前的收费管理之所以遭遇诟病,最根本的问题,并不是在于收费本身上,而是在于收费的合理合规以及恪守公益底色上,存在诸多硬伤。

  冲突也好,硬伤也罢,更是由于账目本身的糊涂,双方无法达成基本共识,让其中的问题得以放大,造成对收费的刻板印象。在这种情绪焦虑下,公路收费免不掉地会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于此看来,收费公路要成为合理的存在,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能否实现相关信息的公开、透明,给纳税人以及利益相关者看到一本明明白白的账。账本所在,收费的规范化以及公益性便有了保证。事实上,清晰的账本,也是彼此进行利益博弈的基础所在,对公路管理方来说,有了清晰的账本,收费才会因此有一定的底气。

  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关于信息公开有了相对充分的细致安排。收费公路的改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将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公开透明的落实状况。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