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杭州G20峰会,除了一揽子全球经济治理的宏大命题,也安排了一系列重要的双边峰会。
“习奥会”西湖漫步自是焦点中的焦点,“奥普会”也颇受全球关切。中韩、中日领导人会晤也吸引了很多眼球。东北亚三国,从原来的“中韩抗日”变成了三国双边矛盾的纠结,萨德入韩、朝核问题以及南海等地缘政治难题,让东北亚“三国演义”变得复杂化。
“习安会”有助于化解中日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吗?
中日领导人会晤在杭州举行。应该说,自2012年中日关系因为钓鱼岛主权争议激化以来,尤其是安倍第二次担任日本首相以来,中日两国领导人在国际多边场合的相遇,就成为观察家们观照中日关系的关节点。其中既有两国领导人的冷然以对、缺乏互动,也有巧合时的寒暄,当然也有北京APEC峰会时“习安会”的礼节性漠然握手。后来,中日关系实现了领导人会晤,中日韩三国的政治和经贸会晤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但是,困扰中日关系的矛盾并未消弭,而且还有扩大化的趋势。
本次“习安会”,日方同样要求急迫,希望能够实现中日领导人会晤。“习安会”上演了,两位领导人握了手,而且相比北京APEC时,“习安会”的场面也和谐了许多。但是,中日关系的矛盾积累太多,显然不是靠一次或几次领导人会晤就能化解的。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中日互为重要近邻,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但习主席亦提出,当前,中日关系仍然不时受到复杂因素干扰。双方应该排除干扰,推动中日关系早日回到正常发展轨道。
中日关系有哪些复杂因素干扰呢?中日双边关系中的历史沉疴是,钓鱼岛主权冲突也是。这些都很复杂,前者是长期困扰,后者是现实矛盾。这些复杂的矛盾,要求中日双方有效管控分歧,而且要用机制性的手段,防止矛盾激化。但更为复杂的是,安倍政府还主动制造了超越中日双边范畴的矛盾,造成了困扰中日关系的新的“绊脚石”。
一是配合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充当美国制华的急先锋。在地缘政治层面,为美国摇旗呐喊,鼓动中国的东南亚邻国反华——尤其是和中国存在南海岛屿主权争议的菲越等国。在地缘经济方面,日本配合美国抵制中国主导的AIIB(中文简称亚投行),并加入排除中国加入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二是在南海问题上和美国站在一起,不仅加入指责中国的朋友圈,还加入针对中国的联合军演,并给予菲律宾舰船设备等支持。
三是在更为广泛东亚地区,联合美印等构建制衡中国的亚洲民主繁荣之弧。日本期望以意识形态联盟,在东亚区域内孤立中国。这和美国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战略目标是一致的。
显然,日本不仅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以便消解中日间的结构性矛盾。而且,日本成为亚太区域的搅局者,在南海问题上说三道四,区域内的反华闹剧,都少不了日本的倾情表演。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制华游戏中,日本虽非领衔主演,但却是不折不扣的第二主角。在中国看来,日本已经是不可信任的恶邻。中日关系的恶化,又和安倍脱不了干系。
正因为如此,中日领导人会晤,已经失去了调和两国矛盾的润滑作用。因为安倍在和中国领导人握手之后,随后就会在其他多边场合变成中日关系的麻烦制造者。
所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安倍时才会强调,日方在南海问题上要谨言慎行,以免对中日关系改善造成干扰。杭州G20峰会之后,就是在老挝举行的东亚系列峰会。这是考验中日关系的关键场合——若安倍谨言慎行,杭州“习安会”的意义自然彰显。如安倍依然故我,在南海问题上发出反华之音,中日关系又因此黯淡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