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马修:中国“绿色能源道路”的世界意义

2016年08月23日 09:57   来源:环球时报   

  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是最重要的一个案例,其外溢效应或许比一般意义上的全球化还要重要。

  尤其在能源方面,中国若想成功现代化,必须要建立自己的能源体系,但若沿用西方发展初期完全依赖化石燃料,不加限制使用资源的“黑色能源道路”,肯定会遇到很多瓶颈。所幸中国正在走一条“绿色能源道路”。

  首先须强调,中国过去这些年的经济发展确实依赖煤炭——每年要消耗近40亿吨标准煤。但这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西方国家走“黑色能源道路”时有过之而不及。这也与中国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脚步相一致。况且,中国政府已经付诸行动,从中央层面开始,带头大量减少使用煤炭。

  包括在中国国内,一些人将目光聚焦在中国过去30年经济高速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却忽略了中国建设绿色环境的努力。中国的风力发电正呈指数增长,每两三年翻一番。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国,还是风力发电涡轮等相关部件的主要生产国。中国使用绿色能源的承诺越来越大,发电装机量也越来越大,比美国、德国、印度加在一起还多,俨然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超级大国”。

  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中国走“绿色能源道路”的战略选择息息相关,突出表现为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的投资。在该领域,欧盟直到2005年都占据明显上风,中国彼时基数比较小,起步已较晚。但在2010年前后,欧盟由于金融危机等原因,开始撤出相关资金,中国则开始加大投入。2015年,中国清洁能源总投资规模是欧盟的2.5倍。不仅如此,中国清洁能源的人均投资、占GDP比例也已超过欧盟。

  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光伏板和锂电池系统的成本在大幅度下降,也是拜中国加大投入所赐。这直接导致清洁能源使用范围的扩大,像埃及这样收入水平不高的国家也能大面积使用太阳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清洁能源投入正让世界发展中国家受益。

  此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金融基础是碳信用体系。在中国的债权市场上,绿色债权——这种经典的融资工具逐步发展成熟,走在世界前列。

  西方通过工业革命让欧洲、美国、日本的10亿人先富了起来。然而,世界现有超过70亿人口,如何让其他国家的人民——尤其是中国、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都从发展中受益,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重走“黑色能源道路”的老路显然不可行,中国的绿色选择值得借鉴。(作者是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本文整理自作者在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2016年IPP国际会议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