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深港通对股市影响几何?

2016年08月16日 07:39   来源:中国网   曹中铭

  近期市场有两大热点,一为恒大增持万科股份,一为深港通。对于深港通,上周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曾公开表示,两地证券监管部门以及深交所与港交所之间,正在密切合作。同时,证监会成立了深港通专项工作小组,积极推进深港通的各项准备工作,待相关监管规则与技术准备就绪后,今年将择机开通。所谓的择机开通,意味着今年会开通,但目前没有准确的“时间表”。

  关于深港通,市场上不时有新闻出现,特别是在沪港通正式开通之后更是如此。如去年5月份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曾表示,深港通“有消息会尽快公布”。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时表态称,力争今年开通“深港通”。因此,综合多方面的信息,深港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二级市场上的反应地体现出这一点。上周沪深股市止跌回升,上证指数周涨幅达到2.48%。特别是上周五,在开通深港通的消息刺激下,上证指数大涨1.6%。本周一再接再厉,股指突破3100点整数大关,也创出近半年以来的新高。另一方面,市场上的深港通概念股也遭到疯狂的炒作,像白酒股、券商股近期表现明显偏强。

  深港通要来了,但深港通对市场的影响到底如何呢?或许我们可以从沪港通中看出些许端倪。2014年7月份,在沪港通开通的消息刺激下,沪深股市拔地而起,并最终演变为一波牛市行情。而且,随着其时牛市行情向纵深发展,通过沪股通进入A股市场的境外资金也越来越多,客观上对其时的股市起到了助涨作用。

  而近期沪深股市表现强劲,纵然有恒大增持万科的影响在内,但深港通开通的消息无疑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毕竟,恒大增持万科,主要对万科的股价,或者说对地产股的股价有带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局部性的,而深港通则表现为全局性的带动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近期股市表现稍强的原因之一。

  不过,如果依靠深港通启动一轮行情的话,则明显有点勉为其难。当年的沪股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深港通同样不具备。而且,必须指出的是,沪港通之后的牛市行情,其实表现为“政策牛”,是政策催生的结果,而不是市场自发形成的“市场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深港通也不能抱有太大的期望。

  而且,按照当初的设计,沪港通中的沪股通额度为3000亿元,而港股通额度为2500亿元。虽然随着市场的变化,相关额度还有增加的可能,但就其开通后的情形而言,并没有新增额度的需要。在日内额度方面,无论是沪股通还是港股通,用完的交易日并不多。因此,总体而言,沪港通开通后,并没有市场预期那样会为A股带来万亿新增资金,其对A股市场的整体影响实际上还是有限的。那么,深港通开通后,其到底能为A股带来多少资金,投资者心理应该有本帐。

  开通沪港通与深港通,事实上还存在另一区别。沪市主要以大盘蓝筹股为主,而深市则主要是中小企业为主。相对而言,境外成熟市场的投资理念,沪股通资金更愿意投资沪市,而由于深市中小企业居多,其业绩不太稳定,并且像创业板公司常常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因此深港通中的深股通对资金的吸引力会偏弱。

  近期股市走强,是市场多方面合力作用下的结果,深港通不过是其中的“导火索”而已。此次股市能走多高,取决于市场的信心,以及成交量能否持续有效放大。但即使如此,投资者在享受反弹盛宴的同时,防范市场风险之弦时刻不能松。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