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份的价格指数中能读出什么信息?

2016年05月13日 07:49   来源:中国网   谭浩俊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3%。其中,城市上涨2.3%,农村上涨2.4%;食品价格上涨7.4%,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2.5%,服务价格上涨2.0%。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2%。同期,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上涨0.7%,同比下降3.4%。

  应当说,两大指数都没有超出预期,特别是PPI,降幅还比上月缩小了0.9个百分点,且已是连续4个月降幅收窄,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经济企稳迹象。

  就CPI来说,增幅没有出现明显升降,一方面,与各项季节性因素逐步减退,蔬菜等季节性产品对价格的影响减弱、猪肉价格仍保持较高水平有关,从而使CPI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另一方面,居民消费也在经济企稳、就业趋于稳定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下,消费动力有所释放,消费预期增强,从而带动了价格的稳定。

  对PPI而言,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见效,企业生产情况的逐步改善,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反弹,客观上带动了PPI降幅的收窄。如果能够保持这样的良好势头,PPI降幅会进一步收窄,并有可能在下半年出现正增长现象。

  很显然,价格指数的稳定,也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把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要知道,如果价格仍处于大起大落状态,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是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的。正是因为价格走势出现了相对稳定的现象,下一步,在政策的制定和把控方面,也应当保持定力、以“稳”为主,不要随意调整。

  事实也是如此,从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由于经济一直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特别是近两年来,更是出现了持续下行的现象,导致政策的制定和把控上,也一度出现了举棋不定的现象。尤其是货币政策,松,松不得,紧,紧不了。松紧搭配,也很难把握好力度与尺度。最终,通过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把重点转向了供给侧,以此来改善已经严重扭曲的供求关系。也正是因为工作重心的转移,才使得经济下行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政策的作用效果逐步显现。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4月份的价格指数出现了相对平稳的现象,已经连续49个月处于下行通道的PPI也已经持续4个月降幅收窄。但是,价格稳定的基础尚不够坚实,仍有可能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震荡。所以,在政策的把握方面,还应当保持定力,坚持用政策促稳定,用政策稳经济。

  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欧洲、日本经济仍然面临着极大困难,新兴经济体也多数没有复苏迹象。即便是美国经济,也出现了一定的不稳定状态。因此,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太有利的。而美国的加息政策在推迟了几个月后,会不会在6月份出台,目前也是一个未知数。如果与外界所分析与预测的,美国会在6月份加息,对市场的稳定也是会产生一定影响的,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取向也是会带来一定影响的。所以,如何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地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做好精心准备。

  从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来看,虽然近一段时间以来有所回暖,但更多的是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从经济形势的角度分析,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条件并不具备,出现反复的概率很大。那么,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必然的。如何适应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及时的地市与优化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国内经济形势、特别是企业运行情况来看,经济出现企稳迹象,更多的还是政策作用下的投资拉动的结果,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拉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使经济真正步入复苏通道,最关键的还在于实体经济的企稳复苏。而当下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并不十分理想,去产能、去库存等的压力很大。同时,经济数据的好转,一定程度上也是依赖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回暖。一旦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房地产市场不再火热,其对经济稳定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也正因为如此,价格指数走势在给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如何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就成了最为关键的问题。因为,目前尚不具备政策退出或收紧的条件。如果再次出现经济下行的现象,还可能需要有新的政策护航。同时,“三去一降一补”能否顺利实施,如何避免实施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从总体上讲,4月份的价格指数,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把控是有利的。只要不出现大的问题,宏观经济政策就不需要做出大的调整。特别是营改增政策的全面实施,还能对实体经济走出困境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眼下最令人担心的,还是股市的运行状况。因为,在没有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近期股市又出现了持续下跌的现象,且成交量不断萎缩。虽然尚未达到需要救市的状态,但对经济的稳定是不利的,应当引起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