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锻炼不应拘于“跑步打卡”的形式

2016年08月03日 07:08   来源:红网   杨雄

  据8月2日《新京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将对2016级本科生的课外锻炼实行运动打卡考勤,未完成规定次数,将影响体育成绩及奖学金评定。此前,清华大学要求学生参加跑步锻炼,并且要“刷脸”3次完成打卡,甚至还推出了专门的APP。武汉大学也通过一款APP对本科生的环跑进行核算,考核计入体育成绩的20%。

  学校为什么会强制学生进行运动,且多以“跑步打卡”为主?这与教育部的规定不无关系。2014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规定建议学生体测成绩列入学生档案。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毕业时按结业处理。其中,50米、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等都是必测项目。我国出台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标准》等文件明确要求,高校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必须记入学生档案,且及格率必须要在95%以上,对于未达到标准要求的高校将取消学校体育训练队的招生资格,并在全国进行公示。

  从以上的规定中都不难发现,跑步成绩是体测标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高校格外重视跑步项目。教育部的规定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高校在执行过程中,因为跑步项目的比重高,就突击跑步锻炼。将教育部的规定运动化,搞成了一项“突击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跑步打卡”的方式加强锻炼,并且完成度要与体育成绩及奖学金评定挂钩,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其效果与教育部的规定背道而驰,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来说,也是治标不治本。

  首先,运动应该依靠自觉,无论是运动时间还是运动方式,都应该有一定自由度。学校此举,有一种“强制”色彩,这就会让人觉得运动是为了完成任务,失去了运动的快乐和意义。如果再以体育成绩及奖学金评定相威胁,必定会激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消极应对学校的运动要求。在这样的强制运动方式下,学校的运动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将会被大打折扣。

  学生表示,因为时长限制比较宽松,有的人只是散散步、遛个弯儿就当作锻炼了;有人为了快点完成任务,会穿着轮滑鞋去,还有骑自行车、滑滑板的;甚至有的学生还专门给学校要求安装的跑步APP“越狱”,以至于日常走路、上下楼梯都被计算成了运动量。可想而知,这样锻炼下来,最终的体测成绩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其次,每个人在体育运动方面的爱好不尽相同。消极应对跑步的人并非不爱运动,可能别人喜欢打篮球。跑步不行的人不是身体素质不好,可能恰恰很擅长游泳。强制用“跑步打卡”的方式来锻炼身体,难道不是强人所难吗?

  差异化的培养模式,多元化的人才衡量标准,应当在教育中得以体现。学校应该在教育部所制定的体测“套餐”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因材施教,推出更丰富的“菜品”。提供尽可能多的体育锻炼项目,经过科学的搭配组合,推出更多更合理的锻炼方式,在学校的指导下,供学生自主选择。有兴趣才有动力,锻炼效果也会更加显著,为什么非要拘于“跑步打卡”的形式呢?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