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楚天都市报》报道,7月24日下午,因天气太热,武汉一名11岁小女孩摊个凉席在桥下人行道上休息,被一辆小汽车碾轧致死。司机称转弯停车时没看到地上有人。附近居民介绍,出事的人行道上经常有人席地而睡,也经常有人违章停车。旁边的机动车道两边也停满了车,司机视线受限,很容易发生意外。
对此,网民迅速站成两队,开启辩论模式。有人指责司机不该违停,有人说女孩和家人不该在人行道乘凉。其实,女孩被碾轧致死的恶果其实是多个恶因结下的,就好比很多条路最终汇聚到一个路口,这个路口可能是发生事故最多的。
问题一:司机对人行道没有足够的敬畏,有的临时停,有的长期停;经过人行道时,不考虑视野有限等因素,不减速、不避让。显然,开车不是会点火、踩油门、刹车那么简单,什么地方应该放慢速度,什么情况下应该礼让行人都有规矩,那些不拿规则当回事儿的人,无异于定时炸弹。
问题二:连附近居民都掌握了一些规律和情况,比如事故地点经常有人席地而睡、经常有人违章停车、机动车道两边也经常停满了车,交管部门等到碾死人了才考虑加装护栏,为什么不能早做预防?此外,之前那些违停车辆都受到处罚了吗?难道没有“朝阳群众”“西城大妈”,警察对违停的事都视而不见?
问题三:如何在当下这个汽车社会学会保护自己是个应当引起重视的话题。人在汽车面前无疑是渺小的,再硬朗的身体也扛不住“钢铁侠”的攻击。此番事件中死亡的小女孩安全意识不足,家长也懵懂无知?
如果司机对生命、对人行道有足够的敬畏,就会在一些地段放慢速度,更不会随便开上人行道;如果相关部门早些注意到安全隐患,及时加装护栏,一些车辆就是想违停也进不去;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到躺在人行道的危险性,就不会席地而睡……可惜,生活没有如果。
有人说“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事实上,有些“意外”根本不是意外。在麻痹大意和不以为然上,有人今天“加点火”,有人明天“扇扇风”,看似小事,累积起来就是大祸。
所以,谁才是此番事件的“元凶”?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