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灌溉渠今日为何成垃圾河?

2016年07月27日 07:1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石广田

  我的家乡在黄淮海平原上,儿时,有一个顺口溜,极其形象地描写了水患和盐碱“两大害”造成的恶劣后果——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遍地蛤蟆叫,产碱不产粮。

  为了改变这种面貌,人们可谓是煞费苦心,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引黄灌溉是当时的最好办法,每年初冬,县里都会组织群众开展挖河清淤活动:一个乡镇一大段,一个村一小段,挖完一条河再挖另一条河,一干就是一两个月。很多村子甚至把食堂搬到工地,为的就是节省时间。我第一次到挖河工地,就被宏大的场面给震惊了:河道里全是人和牲口,肩扛车拉,热闹非凡。挖河的意义不言自明——旱时可以灌溉,涝时可以排掉多余的雨水,保住庄稼填饱肚子才是硬道理。年复一年,水患和盐碱终于被慢慢制服了。

  20世纪90年代,随着“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很多耕地上都打了机井,人们浇地很方便,不再引黄灌溉。原来那些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渐渐只作为排水渠,作用减小了一半。一些离主河道较远的支渠、毛渠,被人们填平,种上了庄稼。到了新世纪初,义务工取消了,冬季人山人海的“挖河会战”就此结束。从这开始,挖河的任务全部落在了政府的头上,由于政策规定不允许向农民摊派费用,有钱就挖,没钱就不挖,隔上三五年挖一次河也算是见怪不怪。

  近些年,一些临近村庄的河道,被人们当成“天然垃圾场”,各种生活垃圾、丢弃的旧衣物等堆积如山,挡住水流不说,到了夏天就臭气熏天。地段偏僻的河道,被看作取土场,谁家盖房子需要加高宅基地,就去里面拉土。等雨季河里有了水,不知情的孩子去里面游玩,那些深坑就成了“吃人”的“魔口”。

  也许是县里真的太穷,河上的很多桥梁也很老旧,大多都是三十年以前建造的。尽管桥洞不少,但每个桥洞都通透的,却没有几座。有一年,一条主要河流遇到大雨河水暴涨,水竟然从桥面上过去,幸好人们及时应对,四处围堵,没有发生溃堤事件。有了这样的教训,这些年,政府投资对那些老旧桥梁逐步拆除,新建了一大批新桥。在有些堤防较低的河岸,断断续续还修了一些水泥防渗墙。但乱丢垃圾阻塞河道、随意取土的坏毛病,很多人还是没有改变。

  也许是好些年没有下过大雨了,在很多人眼里,经常干涸的河道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可是,他们对原来的深刻教训,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竟然忘得一干二净。看到今年南方和北方的大雨,造成如此惨烈的后果,真让人担忧。我想,家乡今年没被水淹是幸运,但能保证年年都幸运吗?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