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的“冰火两重天”

2016年07月26日 10:07   来源:工人日报   刘建林;张天宇

  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网约车已渗透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滴滴”、“易到”等网约车的出现,激活了社会上空置的汽车资源,缓解了“打车难”等问题。当然,这些网约车也给出租汽车营运市场带来了新挑战,不可避免地给原有出租汽车营运秩序造成了困扰。

  2015年以来,以滴滴打车为代表的打车软件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专车”订单一路上升。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管理部门对这一新兴事物持谨慎态度,部分地方管理部门还陆续出台相关规定对此类软件的应用进行严格规范。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纪委日前下发通知,禁止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利用私家车进行网约非法营运。定海区道路运输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交通运输部出租车行业新一轮改革方案出台之前,运管部门仍将照现行的《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网约车保持高压态势,做到发现一宗、查证一宗、处罚一宗。

  那么网约车为什么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呢?

  “我过去一直生活在杭州,那里‘滴滴’普及度十分高,无论你在哪儿,都能在很短时间内打到车,价格也相对便宜。而且‘滴滴’等平台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司机行为,乘坐‘滴滴’几乎没有发生过拒载、绕路、不打表、半途加钱等现象。而‘滴滴’司机也会在车上和我唠嗑、说家常,最后不忘提醒我下车给五星好评。”山西农业大学大一学生朱天垚说。

  根据《长三角城市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一季度长三角地区智能出行超2.3亿人次,在智能出行渗透率方面,杭州居长三角首位,南京排名第二,上海、宁波分别位居三、四位。其中,南京、杭州地区月人均出行6.4次,智能出行最为活跃。

  但网约车火爆的同时,也使原本属于出租车市场的“蛋糕”被分去了一大块,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矛盾。与此同时,由于少数网约车平台对司机审查不严格等问题,导致消费者在打车的时候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7月9日晚,广州某高校大三女生小敏给乘坐的滴滴快车司机打了差评后,该司机编造与小敏开房的信息,发布在广州某网站,并公布了小敏的手机号码和微信头像。

  对于这些问题,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也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深化出租汽车行业的改革,规范网约车的管理,同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构建多样的出行服务体系。”

  据了解,7月11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联合滴滴出行对外发布移动出行驾驶人员禁入标准,首次明确网约车驾驶人员资格审查的“负面清单”,有重大、暴力和危害公众安全犯罪、严重治安违法、交通安全违法等三大类违法犯罪记录以及精神病患者,都将被一票否决、禁止进入移动出行平台。

  此次标准的推出无疑给网约车市场扎上了一道监管的篱笆。网约车平台在“安全”上有更为严厉的规定,似乎不难理解。但更重要的还是,需尽早建立一套符合网约车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管理规定,让消费者既能打得到车,又能享受到安全便利。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