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一周给德国带来的后遗症,不唯德国独有。选择开放还是保守,坚持族群融合还是排斥,将是这个时代的长期难题。
在震惊世界的慕尼黑枪击案后,24日下午,德国西南部城市罗伊特林根市中心发生持刀砍人事件,造成1死2伤。当日夜间,巴伐利亚州安斯巴赫市发生爆炸事件,造成1死12伤。一周之内接连发生三起暴力袭击事件,会给德国造成什么后遗症?
尽管严谨的德国警方迄今没有认定24日的两起事件是恐怖袭击,而更倾向于“激情犯罪”,对慕尼黑枪击案也认定“缺乏政治动机”,但从社会反应看,这三起暴力袭击事件既恐怖又政治,而且足以成为恐怖主义阴影在德国徘徊的标志性事件。
恐怖主义的定义和诉求,就是通过不断实施暴力行为,让社会陷入恐慌并出现普遍的非理性反应。无论德国这三起暴力事件在性质上有多大不同,却都达到了同样的效果。慕尼黑枪击案犯拥有德国和伊朗双重国籍,后两起袭击事件制造者均为叙利亚难民,这样的身份标识还给社会提供了一致的虚幻指向:外来者是危险的,是德国的威胁者。基于这一指向,德国社会和政治的各个层面出现了巨大分化。
一方面,从移民政策到默克尔政府,都饱受质疑。暴力袭击事件发生后,不少愤怒的德国网民在社交媒体贴出默克尔的头像,指责政府才是凶手。这实际上是指责默克尔政府的移民政策过于开放。自欧洲难民危机爆发以来,德国对于接纳难民一直持开放态度,但社会治安案件的增加让不少德国民众转变了态度。暴力袭击事件接连发生,大大增加了反对者的声势。不要以为,如同一般社会事件一样,网络上的沸腾喧嚣几天就会归于沉寂,德国社会对移民政策的分歧,从去年9月默克尔宣布向难民开放边境开始就引发了政治后果。最突出的是,在今年上半年的地方选举中,默克尔的基民盟一败涂地。可以断定,新发生的暴力袭击事件所引发的政治后果,将逐渐显现,从德国的移民政策到默克尔内阁,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另一方面,对穆斯林群体的认知对立越发显性化。理性点看,德国的惊恐一周首先应当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归罪于其他族群,但在德国社交媒体,将责任推到穆斯林群体并借此妖魔化的言论屡见不鲜。自二战结束后形成并长期得到遵守的“政治正确”底线,至少在网络上正在松动。这是相当危险的倾向。危险性在于,假如有政治势力想借助这股愤怒民意以图政治目的,将比过去容易得多。人们在后危机时代积累的焦灼不安,完全可能借助暴力袭击事件发泄出来,从而迫使社会和政治生态向内敛化、排他化转向。类似的转向迹象,在德国周边国家直至美国都已出现。穆斯林乃至其他少数裔群体,都可能成为祭品,成为愤怒、不安的民意的假想敌。
惊恐一周给德国带来的后遗症,不唯德国独有,它也是不少欧美国家目前共同面临的挑战。选择开放还是保守,坚持族群融合还是排斥,将是这个时代的长期难题。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