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被曝盈利能力不错,2015年净利润达到66亿元,这原本是个好消息,可细心的媒体一盘点发现,在中国高铁中,京沪高铁仍然是唯一盈利的线路。亏损严重的高铁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建下去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就认为该反省一下目前的摊子和建设进度了。
任何投资都有一个周期的问题,高铁前期投入这么大,指望它短期就盈利也不现实。距离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京津高铁2008年建成至今,也不足十年的时间。大多数线路都是近几年才开通的,债务负担重也在情理之中。养个鸡下蛋还得等时间呢,何况是高铁?现在不盈利也不代表将来不能盈利,中国的高铁线路基本上已经联通了省会城市,贯穿了中国东西南北,人员流动商务来往会越来越紧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铁的出行成本将越来越有吸引力。高铁更是对未来的布局,不是一时一地的问题,有些铁路现在看起来盈利前景不乐观,但假以时日,它可能会给大家带来惊喜。京沪高铁能率先盈利,正是两地经济发展高度的体现,这样的高度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企及。
与一些已经有高铁运营的国家不同,中国高铁是有切切实实的客源市场的,有庞大的人口基础、广阔的国土,东中西部地理环境人文经济上的巨大差异性,都会推动人员往来进而支持高铁的发展。中国人的出行方式已经被高铁深刻改变,这样的趋势只会越来越明显。未来随着休假制度的落实,社会自由度的提升,中国经济质量的提高,劳动强度的降低,有钱人越来越多,有闲人也越来越多,高铁不愁没人坐。另一方面,经济账要算,社会账也要算。有些铁路本身就带有扶贫,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高铁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融合,文明交流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作用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高铁已经从安全技术等方面向世人证明了它的可靠性和优越性,步入成熟期的中国高铁需要的只是时间。给高铁一点时间,它就会还世界一个精彩。世界那么多国家都想建高铁,正是因为看到了中国高铁的这种可能性。没有人希望中国高铁停下脚步,而是希望它越来越好。这不代表公众的关切就可以不闻不问了,高铁建设运营需要透明可视,让公众知道为什么亏,亏在哪里,让更多的人了解高铁,支持高铁。高铁管理得越好,越早盈利,当然可以降低未来涨价的预期,铁路部门的日子好过了,自然定价机制就会灵活很多。没准哪天我们也能享受到诸如三折机票甚至一折机票这样的福利。
高铁盈利之艰难也提醒社会,在已经成网甚至局部成片的情况下,未来高铁的建设方向值得思考,毕竟不能一直这么亏下去,能否让政策性行为少一些,商业性行为多一些,计划的东西少一些,市场的东西多一些。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