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计委网站消息,近日有媒体报道,有些地方的艾滋病感染者接到诈骗电话,诈骗者自称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给感染者发放补助为名,骗取手续费,感染者怀疑个人信息遭泄露。中国疾控中心已报请公安部门立案侦查。(7月17日人民网)
全国各地多名艾滋病感染者接到诈骗电话,疑个人信息被泄露。此事一经爆出,社会上一片哗然。不仅是因为个人隐私的再次泄露让人们安全感“顿失”,还因为此次个人信息泄露所涉及的特殊群体。艾滋病患者本来就是社会上的敏感人群,因社会上长期存在的歧视氛围而饱受痛苦的煎熬,绝望无助时常伴随着他们。但就是这样一群值得全社会同情和关爱的群体,却成为了诈骗分子的目标。这些诈骗者利用这个群体亟待得到救助的迫切心理实施犯罪行为,这不仅触范了法律,更触痛了社会的道德神经,触及了道德底线,真真是可恶至极,罪加一等!
然而,人们在愤怒之余可能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由于针对这个群体的歧视或恐惧情绪的广泛蔓延,艾滋病患者都对自己的个人信息讳莫如深。况且在社会上需要特别标注出“艾滋病”这一信息的个人信息采集是少之又少,那些诈骗分子却是如何拿到这个群体的个人信息的?如此“神通广大”、“手眼通天”,还有什么样的个人信息是他们得不到的?
其实,需要登记艾滋病信息的部门单位范围非常窄,如果顺藤摸瓜,肯定能够揪出背后“黑手”。信息的泄露也不外乎两个途径,一个是有关部门的信息登记系统有漏洞,程序不严密,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利用电脑技术“黑”入登记系统,非法获取相关信息;另一个则是有关部门内部存在“蛀虫”,他们向不法分子出售相关信息,以此获利,这样的泄露更令人防不胜防。堵住这两个泄露途径,要求相关部门加强登记信息管理,健全完善信息登记机制和程序,堵住信息系统的漏洞;对于那些盗取贩卖个人信息的“内部人”和诈骗分子要严厉打击,震慑和警示那些潜在的犯罪分子,不给他们“死灰复燃”的机会。
随着现在人们对诈骗伎俩的警惕性越来越高,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一些诈骗分子开始“剑走偏锋”,将诈骗目标转向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这值得相关部门警惕。这种趋向预示了现在的诈骗行为更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从而让诈骗变得更加有组织,更加危险。面对如此隐忧,人们要提高防范意识,给自己的思想观念多加几把“锁”。尤其是一些弱势人群,要摒弃“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保持高度警惕,同有关部门一起,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给那些诈骗分子提供“漏洞”。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