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餐饮遇上“互联网+”,一个新的就餐形式——外卖,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外卖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滋生了食品安全、黑心作坊等新问题。
据报道,为了保障外卖食品安全,北京、上海多地纷纷出台网络餐饮相关监管规定,要求餐饮平台严格审核入网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许可资质,并在网上公示。有的地方还要求要标示食品加工制作时间和消费时限。然而,规定在现实中,却屡遭尴尬。不少外卖工作人员,不仅因“不清楚”规定,而不在外卖包装上标明食用时限,就连公示经营许可资质,都流于形式。如此种种,不禁令人反思:网络餐饮时代,舌尖上的安全,该如何保障?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自律存在不少盲区,监管也有空缺。从第三方平台审核流于形式,到屡屡曝光的“地沟油厨房”,再到频频出现的送餐员“无证上岗”,网络餐饮,让人欢喜让人忧。“不能进的厨房,不能说的秘密”。这样的调侃,多少说出了消费者的无奈和担忧。
与普通餐饮不同,互联网上的餐饮,在送达之前,看不见、摸不着。且不说,会不会存在图片与实物不一致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原材料是否达标,食品有没有过期,配送服务时是否存在漏洞,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配送,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都需要有监管的力量。而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第三方平台和餐饮经营者,各自应承担怎样的责任?这些疑问,都有待进一步的解决。
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就畏葸不前,更不能因为属于新鲜事物就不管不顾、踢皮球。其实,消费者关心的无非两个:一个是安全,一个是便捷。前者指向的是信息对称,后者指向的是服务到位。如何解决这两个根本性问题,怎样界定各方的责任,无疑是监管的关键。
可幸的是,解决问题早已被提上议程。北京等地促网络订餐“直播厨房”,让加工过程接受监督;上海将对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者、第三方平台实施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更值得一说的是,7月14日,《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正式公布,并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无论是对网络食品抽检采取“神秘买家”的制度,还是强化第三方交易平台的责任,抑或是突出社会共治在跨区监管中的作用,都将为保障网络餐饮安全建起“制度屏障”。
不可否认,伴随网络餐饮的拔节生长,肯定会衍生出新的问题和矛盾。但有一点,无疑是肯定的:只要消费者、第三方平台和监管者联起手来,“黑作坊”“地沟油”就将被阻挡在舌尖之外,令食客“吃得安心”。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