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万科股权大战,关田朴珺什么事

2016年07月06日 10:46   来源:钱江晚报   魏英杰

  万科股权大战不断升级:这边资本大战暗潮涌动,万科A复牌跌停第二日,尾盘即有逾30亿资金进场抢筹;那边互掐变成互告,华润表示将对质疑其与宝能勾连的万科自然人股东刘元生采取法律行动,而万科工会起诉宝能损害股东利益的诉讼,已获深圳罗湖法院立案受理。

  一场针对王石“身边人”的“围猎”行动,似乎也正张开大网。7月4日,网上突然出现一篇文章《田朴珺撩汉往事:世界这样被走野路子的女人抢走》,称田朴珺杜撰自身经历、主动追求王石、利用王石资源、倒卖万科地产,等等。对此,田朴珺朋友圈回应称,以大局为重不意味着任人侮辱,无中生有法律不会容忍。

  那篇公号文章,当天我第一时间就看到,不久就已被删除。类似这种文章,且不论事实如何,帽子大得吓死人,却又全无过硬证据,并不是负责任的做法。令人难以容忍的是,按照文章所述,好像一切错都是田朴珺造成的,王石和万科完全被她给带沟里去了。

  这种夹带各种阴谋论的现代版“红颜祸水”论,尤其让人不能接受。如果王石因为与田朴珺的私人关系,就全然抛弃了做企业的原则,任其破坏万科多年来的品牌形象,这还会是多年来一直标榜“万科不行贿”的王石吗?再说了,如果王石的行事原则、万科的企业制度那么容易被人攻破,难道就仅仅是田朴珺的问题?设若如此,应负最大责任的也该是王石本人以及万科管理层,否则岂不是本末倒置。

  若有人认为田朴珺有什么问题,也该提出明确的证据进行质疑,而不该采用这种含沙射影、暗放冷箭的做法。比如,当天也有人曝料称,2010年田朴珺与人合伙开公司,销售总额140多亿,但纳税为零,并且负债200多亿。这事情有相关工商登记和材料为证,田朴珺本人不能回避。实际上,当天晚上田女士也已对此进行回应,怀疑是信息系统有误。工商部门也对其中的可能性进行表态。至于事实如何,有关部门应当及时给出答复。

  这才是对待事情应该有的正确态度和做法。田朴珺和王石都是独立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负有完全责任。片面把田朴珺与王石进行“捆绑”,无论对田朴珺还是王石都是一种人格侮辱,把他们当作行为不能自主的个体看待。不言而喻,这背后其实是女性歧视等社会偏见在起作用。这种“什么事情都是女人的错”的传统偏见,迎合了某些人的惯性思维。但如果这是有人故意通过对王石“身边人”泼脏水,试图达到什么目的,那么这种手段实在是过于卑劣了。

  王石在万科股权大战中的一些做法,未必让人认同;田朴珺女士平时所作所为,也让有些人反感。但能不能光明磊落、就事论事,不要玩阴的?发一篇莫名其妙、缺乏事实依据的文章,又莫名其妙地删除,玩的是哪一出?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