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消息称:国家将废除“985”“211”工程。昨天下午,教育部向新京报独家回应称,中央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一位教育部官员表示,“双一流”会有滚动淘汰的机制加入,以前入选985、211的高校,并不一定会被确定为“双一流”。(6月29日《新京报》)
在中国大学的殿堂里,985、211似乎被视为“神坛”,标签化的“高贵”由来已久。如今,教育部虽然没有明确废除985、211,但滚动淘汰机制的表述,显然隐喻着985、211可能将走下“神坛”,它们或将脱离体制的“养育”,真正靠实力打拼,这对于应对高校身份固化之弊,推动“双一流”建设形成良性竞争,不失为革故鼎新之策。
985、211工程是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而推出的行政性工程。从历史角度看,这在当时有积极意义: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投入建设少数学校,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差距。但其发展到今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等问题,靠体制“养育”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
体制“养育”的特点,体现在财政优先为985、211提供支持。诚然,中国高校用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财政拨款,挤进985、211意味着财源滚滚,获得从中央到地方的层层支持。这种钱的差距导致了高校的门第之分,士庶有别,限制了学校间的平等竞争。同时,由于客观上对学校贴标签,造成高校分为三六九等,使得就业单位对非985、211学生产生歧视,加剧我国的“名校情结”和教育焦虑。
当今世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各国的普遍追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热议985、211弊端的背后,也是对“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一种企盼。鉴于此,要打破高校固有的“身份壁垒”,强化绩效评价,对支持力度动态调整,对于“双一流”建设的评审标准和资金分布,要建立滚动淘汰的机制,让985、211工程院校“活”起来,让一些发展不好的高校逐渐退出,同时,让更多的学校和学科有机会参与进来,在这个基础上“赛马”,形成相对平等的良性竞争机制。
打破体制“养育”,要注重根据大学绩效来分配资源,以期找到一个可比较的杠杆,撬动沉闷已久的高校资金供给体系。所以,要改进评价方式,引入社会化专业机构对高校进行评估,让985、211工程院校“紧张”起来,增强与其他院校竞争的紧迫感。同时,改进专项经费的拨款方式,突出绩效原则,既不能大水漫灌,搞平均主义,也不能“万千宠爱于一身”,让经费发挥出合理的激励效应,进一步让教育规律来配置教育资源。
建设“双一流”,不只是少数“尖子”高校的事。一个理想的场景是:每一所知名或不知名的大学,都能获得公平的发展便利与政策。或许这一理想还在远方,但从强调985、211,到强调“双一流”,变化的不仅是口号,更有改革的理念和举措——推动高校脱离体制“养育”,这不正是向理想迈进吗?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