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985""211"? 打造"双一流"不能"换汤不换药"

2016年06月30日 08:51   来源:西安晚报   毛建国

  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将废除“985”“211”工程。对此,教育部回应称,中央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在《城市的胜利》一书中,美国学者格莱泽抛出一个观点,他认为,“打造优秀城市的最好方法是建立能够吸引与培养人才的学校”。城市如此,国家亦是。

  虽然教育部肯定了“985工程”“211工程”取得的成绩,但既然被废除,一定程度上说明“985工程”“211工程”有所不足。这些年来,一直有人替自己所在的省份,替自己所在的高校打抱不平。其中一个突出的声音是,“985”“211”过于集中在一些省份,而有一些省份只能望而兴叹。

  诚然,“985”“211”的帽子不是随意发放的,当初的确定具有一定的理由。问题的关键是,形势是在不断发展的,高校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如果没有退出机制,也就容易失去竞争机制。比如讲,一些高校当初没有资格进入“985”“211”,但后来发展了,具备了一定资格,这时如果还是排斥在围墙之外,则是一种变相打压;而一些当初可能够格的高校,在后来发展上落后了,这时如果还是霸着椅子不放,则是一种变相保护。这一背景下,竞争从何体现?

  市场需要竞争,高校也需要竞争。只有形成一个良性竞争机制,这才会出现百舸争流。过去“985”“211”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竞争,存在“一进定终身”。而现在搞“双一流”,不能涛声依旧,重复过去的老路。具体地讲,谁进入谁不进入,必须要有明确和科学的标准,更重要的是要有“退出机制”,进入的高校并非一劳永逸,如果失去了进取之心,就会有摘牌之虞;一时没有进入的高校也不是永远没有机会,只要坚定地往前走,就有弯道超车的可能。

  打造“双一流”不能“换汤不换药”,再走“985”“211”的老路。如果只是换一个名字,这样的变化并无意义。只有吸取“985工程”“211工程”的经验教训,真正建立退出机制,形成竞争,这样的一退一进才有意义。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