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需要“余罪”式的痞气英雄

2016年06月27日 07:52   来源:红网   刘文涛

  不知从何时起,现实生活中备受追捧的“学霸”成为了很多影视剧中被贬损的对象,或自私,或阴冷,或孤傲,或木讷;而吊儿郎当,痞气十足的“学渣”反倒成为了受褒奖的对象,真性情、真灵光,有胆识、有作为。总之,“黄埔军校”的打不过“泥腿子”,“白马王子”也总胜不了“街头混混”。

  近日,爆火的一部网剧《余罪》又为公众提供了这样一位令人津津乐道的痞气英雄。

  英雄总要有一些传奇色彩,而先抑后扬是调配这种传奇色彩的绝佳手法。尤其是在这个崇尚新奇与成功的时代,“逆袭”对于公众格外具有感染力。因而,优秀的人民警察余罪便有了卑微的家庭出身和一副贱兮兮的小人物嘴脸。人物的这层设定除了为形象反转制造逆差之外,还具有一层满足大众“英雄情怀”的意味。与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白马王子”相比,痞气英雄更为写实,更接地气,更具有代入感和亲和力。或者说,痞气英雄更易于获取大众的身份认同,从而也就能够更有效地激发每一个普通人心目中潜藏的英雄梦。

  这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但追求个性并不意味着个性的实现。迫于现实压力,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按部就班地去考学,一板一眼地在生活。因而,对于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而言,蔑视规则,不羁于束缚成为了彰显个性的最好体现。而余罪恰恰就具有了这些特质,他口无遮拦;调戏“大胸姐”;在羊城特训中私卸手环……这些“劣迹”不但没有使其“招黑”,反而在戏里戏外为余罪圈了一票粉丝。

  余罪之所以讨喜,是因为他的放荡不羁,是因为他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而余罪之所以成为英雄,则是因为他的机敏、胆略与正气,是因为他完成了别人完成不了的卧底工作。这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对于英雄的界定依然是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并没有走偏到对“个性”,对“草莽匹夫”的过分推崇。只是随着时代的开明,我们已经能够容忍英雄身上的小“瑕疵”,对于英雄,已经不再习惯用过于苛责的标尺来衡量。因而,可以说,是公众对于社会正义和个性的两方面诉求,决定了我们需要余罪这样的痞气英雄。

  讽刺的是,戏内是对痞气英雄的渲染,戏外却是对高考状元的追捧。不知是现实讥讽了剧作的幼稚,还是剧作在反讽现实的荒唐?但不管是哪一个,余罪身上都已经带有了几分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批判。这或许也是我们需要痞气英雄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的出现能够随时提醒我们:有时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要比书本好使。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