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吴建民大使车祸逝世的消息,非常震惊,多个信源确证后才敢相信,泪流满面。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夕,我和同事曾到外交公寓采访过吴大使,他的儒雅、睿智、冷静和对中国外交的清醒认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很多问题上有共同的问题意识,后来我供职的《中国青年报》与吴大使有了好几次亲密接触,他给校媒学生做讲座,给中青报评论版写“中国世界系列谈”,向年轻人传递在外交事务上的冷静声音。
吴大使突然去世的消息在舆论场引发很大的震动,朋友圈刷屏,媒体头条关注——对一个外交官的去世,如此大的关注和悼念是罕见的,因为吴建民的影响早已超越了其外交官身份,更是一个在思想和舆论界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一个因其对中国外交很多睿智的观点而广为人知的思想家,一个在公共事务上常常发出冷静声音的政论家,一个在外交事务上仍然发挥着巨大影响力的外交家。
吴建民在国际事务上的观点常常引发讨论,甚至引发争议。他认为中国强大起来后“最怕头脑发昏”,强调必须保持开放的势头,必须保持对外合作的势头。开放的势头中断了,我们发展的势头肯定中断。他一直反对民粹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反对那种“我们国家要抖一抖了!为什么咱们的态度不硬一点”的强硬主张和战争思维。虽然有些人不认同他的观点,但他的儒雅、理智和讲理甚至赢得了批评者的尊重。
在一些问题上不认同吴大使观点的《解放军报》在官微上是这样悼念的:他的一些观点我们虽然不能苟同,但是今天开放的中国、自信的中国需要不同的声音。
是啊,中国需要这种不同的、多元的声音,舆论场对吴大使的去世如此盛大的悼念,也正是无比珍视他的这些声音——人们纷纷通过转发吴大使的各种文章和讲演表达哀悼。中国的舆论场不缺多元的声音,缺的是像吴大使这样既针砭时弊、又有说服力、更能对公共外交事务产生影响的声音。吴建民是外交界的元老,做过领导人的翻译,有丰富的经历,见过大世面,熟悉中西文化,在西方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这种资历和经验使他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政府和官员能倾听,学界会重视,西方人会尊重,年轻人能信服。人们惋惜于这样一个人物的离去,惋惜于再听不到他那些有份量的声音。
国新办原主任赵启正回忆吴建民时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不赞成“鹰派鸽派”分法——无论吴大使本人赞不赞成,很多人都给他贴上了“鸽派”的标签,很多人担心中国的外交舞台上失去了一个重量级鸽派,失去了一个对强硬立场的制衡力量。我也不太赞成鹰鸽二分,但我觉得,吴大使去世受到舆论场如此大的纪念,传递的是一种民意,表现了他的观点有着很大的舆论支持,人们支持他那些如何看待世界和中国自身的观点,认为强大对应的态度不应是骄傲,而是谦虚。中国崛起了不是获得了“抖一抖”的机会,而是终于有资格谦虚了,谦虚不是软弱,而是真正的强大。
人们以这样的方式哀悼吴建民,正是表达对这种冷静声音的珍视。听吴建民对国际事务、中国外交、世界如何看待中国、中国如何看待世界的观点,不会让你有“很过瘾”“太爽了”的感觉,不能满足你的义愤填膺和热血沸腾,但能让你冷静下来去思考,让你即使不接受他的观点但能尊重他的风度和人格,让你有所经历后更觉得有道理,让你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翻阅时被他打动。在一片狂躁之中,在充斥着极端思维和各式嘴炮的舆论场上,你更能体会到他那些冷静声音的可贵。哀悼吴建民,留住他那些睿智冷静的声音。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