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放宽落户限制还需重点解决两个问题(图)

2016年06月16日 10:59   来源:东方网   谢晓刚

  记者昨日获悉,福建省政府发出《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共计40条,要求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为此我省放开落户限制,扩大公租房保障范围,全面开展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6月16日《福州日报》)

  户籍改革一直都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既要让改革可以不断地公平推向前进,缩减城乡之间的差距,又要让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百姓充分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与成果,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能够通过逐渐放宽落户政策来获取城市发展新动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福建省此次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等四类群体的落户限制,是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持续向前推进的又一大举措。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放松落户限制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笔者认为要使这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有吸引人,还需要重点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政策持续性问题。很多时候,地方性政策法规都会随着时间推移和经济发展而调整,在这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一些当初令人进退自如的政策法规逐渐分离,让人有鸡肋之感,进不去退不得。原生地优惠政策享受不了,居住城市却又很难生存,部分中间地带的原落户人口成了城市的夹生饭。这就需要政策的延续性,要让真正有意义的改革图景受益人群可以终其一生或取舍能够自由进退。

  第二个问题就是配套政策的同步进行。如何让这部分落户于城镇的新来人口有归宿感,除了应有的就医、就学、社保等公共服务政策同步跟上外,还应该考量涉及农村人口的户籍改革所无法避开土地的这一核心问题。虽然此次福建省放宽落户政策中有涉及这一块,但仅以“允许进城落户农民在一定时期内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用地收益权”来搭框架,似乎很难吸引住人,毕竟农村入户城镇可预期的收益并不明朗,面临的困难还很多,这就需要同步探索建立起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的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当然,放宽城市落户限制所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涉及方方面面,这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城镇化脚步,是政策制定者和推动者所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只有牵住了户籍这个牛鼻子,相关的存量改革自然不得不在倒逼的压力下不待扬鞭自奋蹄。

(责任编辑:李焱)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