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此消彼长是正常现象,但目前汽车业自主品牌在研发设计投入、产品资源投放上,明显存在SUV与轿车的轻重失衡,厚此薄彼。汽车业自主品牌应注意积聚人气和口碑,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中汽协近日公布了今年1至5月份的汽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5月份自主品牌SUV销量为35.5万辆,同比增长40.2个百分点,市场份额为53.4%。这个数字看上去很美,其实不然。
1月份至5月份,国内SUV市场总销量为321.77万辆,同比增长44.96%。从总体增长率来看,自主品牌明显没有能够跟上节奏。同时,虽然自主品牌SUV继续占据销量榜前两位,但后面的品牌却大都是合资品牌。
曾经,自主品牌SUV几乎占据着SUV销量排行榜前10名的全部席位,市场占有率曾达八成。除了上汽大众途观,其他全部是自主品牌,哈弗、长安、传祺等品牌长期占据前三的位置,这也让业界和消费者为自主品牌感到骄傲和自豪。然而,好景不长,在合资品牌纷纷觉醒并向SUV市场投入重兵后,局势开始发生变化。这对于当下孤注一掷于SUV的自主品牌,意味着不小的风险。现在,合资品牌正一步一步蚕食着这块诱人的大蛋糕。
一般来说,市场竞争此消彼长是正常现象,但目前自主品牌在研发设计投入、产品资源投放上,明显存在SUV与轿车的轻重失衡,厚此薄彼。自主品牌不惜血本投入SUV的结果,很可能是SUV遭遇集体被围的困境,而且轿车经营惨淡。5月,自主品牌轿车销量无缘前十,而且轿车市场高端突围同样困难重重。
自主品牌的危机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外观设计过于依赖国外设计团队,甚至有些外观设计有抄袭之嫌,而且缺少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难以获得忠诚度;另一方面,自主品牌高端SUV车型要突破重围也困难重重。成本居高不下,价格优势不再,自主品牌高端产品国内市场认同度太低,市场竞争力贫弱,与同级别合资产品抗衡的能力相差太远。
上攻困难,低端市场似乎就成了自主品牌的唯一依赖,这也形成了整个自主品牌车企对低端SUV市场孤注一掷的局面。然而,一旦城市汽车容量饱和,市场进一步收缩,自主品牌10万元上下的产品可能全面溃退,数十家自主品牌企业赖以存活的同质化严重的产品线将成为过剩资源,企业前途堪忧。
方向在哪里?恐怕还是困难重重的中高端市场。15万元以上中高端SUV市场历来是高性能车的阵地,由强调动力性和科技感的欧美系SUV占据,以性价比为优势的自主品牌数次冲击皆无功而返。让人欣慰的是,广汽传祺上市以来只做“加法”的路线,上市周年收获23万车主,挺进SUV前二,而且产品矩阵持续扩充与延伸,起步15万元的GS5 Super上市,对合资SUC形成全面对标之势。
国办近日出台了《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部署开展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其实,汽车业自主品牌也需要转变思路,认识到供需错配的现实,并从供给端入手,推进以品种、品质、品牌为主的“三品战略”,促进资源有效整合。特别是,应借助眼下火爆的SUV市场,积聚人气和口碑,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这才是自主品牌汽车的突围之路。(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 瑾)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