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剧为何越来越萧条

2016年06月14日 09:34   来源:光明日报   陈方

  在如今“奇剧”迭出、综艺“井喷”的荧屏上,农村题材电视剧到底处于怎样的弱势地位?来自国家统计局的一组数据解释了这种荧屏上的“残酷”:截至2015年末,我国乡村常住人口为6亿,约占总人口的44%。而2015年我国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仅有15部490集,部数和集数分别占年度电视剧生产发行总量的3.81%和2.96%。

  一年只有15部“农村剧”,对于“电视剧大国”来说,无疑是严重失衡的状态。即便如此,仅有的这15部农村剧也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提及农村题材的影视剧,不看剧情,观众也能猜测出它们的模式化:不是表现老弱病残、天灾人祸的“苦情戏”,就是谈情说爱、滑稽逗乐式的轻喜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农村三部曲”所创造的荧屏辉煌无法重现。

  农村剧越来越少,这是现实。问题是,农村剧多了,就一定有收视市场吗?农村剧淡出荧屏、农村剧创作模式化,固然有影视创作者的问题,但客观来说,又不能全部归咎于影视创作者。影视剧是文艺作品,同样也是要接受市场考验的“产品”,如果市场不青睐,如何激发影视剧工作者创作农村剧的热情呢?

  农村题材影视剧的萧条,必须跳出影视创作的范畴来看待。追问“农村剧”为何会被遗忘,其实是在追问我们到底该如何关注农村。农村影视剧创作被模式化了,我们看待、观察农村的眼光何尝没有模式化呢?近几年春节前后,各色“返乡体”在社交媒体上刷屏,“返乡体”中对农村居高临下的俯视视角,备受舆论诟病。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在试图了解农村时,甚至忍不住带有“猎奇”的心态。留心一下社交媒体上有关农村的“爆款”文章,无一不和“猎奇”有关,那些城市里无法看到的人和事,以“农村精神文化粗鄙”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果没有这些“不同寻常”的特质,我们会以平常心去关注农村以及农村生活吗?

  一部都市剧《欢乐颂》,能引发有关都市白领在社会定位的大讨论,但很少有哪一部“农村剧”能够引发强烈的社会共鸣。除了本身质量问题,关键是观众在心理上对农村有距离感。在舆论场里,农民又是一个缺乏话语权的群体,他们的声音很难形成舆论“震源”。影视创作者有引领社会的职责,但他们不能完全无视市场的“把控”。在一个不能完全对农村用心平视的社会中,单单强调影视创作者加大农村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力度,是不客观的。

  当下的中国农村是广袤的创作园地,发展与矛盾并存,机遇与问题交织,既有农民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也有土地纠纷、留守儿童等发展中的痛楚与无奈;既有对现代文明的渴望,也有面对现代社会的彷徨与焦虑。影视创作者如果能潜心深入农村,未必创作不出赢得市场口碑的农村剧。跳出影视剧创作的范畴看农村剧的凋敝,我们不能一味苛责创作者。但影视剧创作者毕竟不能忽视农村剧严重失衡的短板。创作者应该明白,自己动了心,观众总有动情的时候。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