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农村“双创” 莫少“一创”

2016年04月25日 09:39   来源:广州日报   

  日前在京举办的一场大学生返乡创业大赛上,大学生们满怀激情展示他们的项目:有的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有的采取“农民+公司”的模式,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到了点评环节,投资人却泼了盆冷水:“许多项目同质化严重,这样的模式容易走进死胡同。只有创业,没有创新,难有市场空间。”

  农村是创业的广阔天地。返乡大学生和农民工热情高、干劲足,创业政策优惠多,大众创业的热潮已经涌到田间地头。但回头看,农业创业遭遇了瓶颈。以农产品电商为例,据北京工商大学发布的《2014—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全国4000多家农产品电商,88%略亏,盈利的仅有1%。而且产品单一、模式重复的农产品电商还容易陷入价格战的泥潭。

  风口挤满了人,不少就“飞不上天”。农村创业项目日益同质化,对于企业来说,不仅加剧了市场竞争惨烈程度,而且难以获得资本的青睐,容易在资金上“卡脖子”。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创业公司的成活率低,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如何在风口占据有利位置?要靠创新。在创业畅销书《从0到1》中,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认为,从“1到n”是模仿,企业会为了有限的市场展示厮杀。从“0到1”是创新,通过组合各种资源,创造新业态、新模式、新价值。农村创业走出同质化的怪圈,就是要依托农业特色资源,深挖农业的多种功能,沿着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培育出更多从“0到1”的新业态、新模式。

  农业创业创新,在于深挖农业多种功能。农业除了具有经济功能外,还承担文化、生态等功能。如何将农业的多种功能转化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实现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是农业创业一大创新点。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农村创业者可以从供给侧出发,找到市场的空白点,戳中消费痛点,在发展市场紧缺、质量优良的农产品生产、销售上寻求突破,在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价值上多发力,在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寻求利益分享机制上找出路。

  农村创业创新,还要和城市“双创”实现有序对接。不少城市都在建设“双创”平台,聚合创新人才、技术和资金,但大部分“双创”平台远离农村。要实现更多创业资源由城市输往农村,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鼓励更多专业化的众创平台靠近农村地区,改变农村创业者单打独斗的局面,为农村创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工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在农村创业,可以将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带向农村。农村创业插上创新的“翅膀”,才能促进城乡资源配置,在城乡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浩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新农村需要新乡贤    2016年06月15日
  • ·农村剧为何越来越萧条    2016年06月14日
  • ·“谁来种地”?有解!    2016年06月13日
  • ·温暖农村这片土地    2016年04月2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