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叫板迪士尼,光靠钱行吗?

2016年06月12日 08:56   来源:钱江晚报   付瑞生

  上海迪士尼正式开园在即,万达掌门王健林近日连续叫板,他戏称,“迪士尼不该来内地,好虎架不住群狼。”然而,高冷的迪士尼似乎不CARE(关心),近日,其董事长回应表示,“这种言论也很搞笑,但是,我认为王健林所说的并不会对我们造成任何影响。”

  迪士尼之所以有底气,因为中国市场其实从来不乏“群狼”,但是严格说这些狼大多都像“一群虫”。从1989年深圳打造锦绣中华以来,中国本土主题乐园经历几轮潮起潮落,却鲜有成功。曾记否,遍布全国的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唐城汉城西游记宫都如雨打风吹去。截止目前,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仍有300家左右,其中仅10%盈利,70%亏损,还有20%“自娱自乐”。也许在迪士尼眼里,万达只是借助迪士尼东风,打造一个翻版的锦绣中华而已。

  说万达是翻版锦绣中华似乎也不无道理。中国主题公园尽管曾经繁花盛开,然而只有一种生长模式——公园加地产,最终千花一面,只有凋零。国内主题公园往往“项庄舞剑,意在地产”。以操盘最为成功的华侨城为例,先后投入巨资开发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4个主题公园,将荒滩野地打造成了旅游城,周边房产价格也水涨船高。这一模式一度泛滥,引起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甚至出台举措严控打着主题公园的“主题”大肆圈地。万达似乎也没有超越这一模式。上海迪士尼除了主题乐园之外,也配套了主题酒店和商业街项目,但是占比并不大;而南昌万达总占地200公顷中,主题乐园只占80公顷,其余47公顷是酒店和商业中心,剩余的70多公顷主要是住宅地产项目。可见,万达城的真正“主题”还是地产。

  这与迪士尼的创新模式恰恰相反,迪士尼创立者们首先是一批艺术家和动画师,接着才会有主题公园、商业街乃至游轮和地产。也就是说,先有文化后有商业,商业是文化的“衍生品”,而真正吸引游客和观众的恰恰也是文化、情怀和梦想。毫不客气地说,国内不少主题公园少有梦想家,多是“盗梦者”,大部分主题公园其实没有自己的“主题”,只有拷贝、克隆和模仿,少有文化的创新。文化成为地产和商业的附庸,这是国内主题公园纷纷沦落的致命伤。

  正如王健林所说,咱们不缺钱,甚至豪言国内要建15家,国外建5家,相比迪士尼发展近百年才有全球区区6家,“群狼”不可谓不凶猛。然而问题正在于,大楼几年可以造就,文化却不是短时间可以积淀。主题公园的成功要扎根于脚下深厚的文化土壤,而不是虚拟的金融地产。

  金钱买不来梦想,文化更需工匠精神。放弃房产商的心态,多些文化人的好学和沉思,少点炒作和投机,是当下主题公园投资热迫切需要冷思考的地方。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