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儿童福利周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启动。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6》(下称“报告”),指出中国儿童社会问题多发亟待加强儿童福利制度建设。报告提出,中国儿科医生严重紧缺,近三年来数量不增反降,中国每1万名儿童仅有5个儿科医生。(5月31日《新京报》)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0-14岁儿童共有2.23亿。随着“二胎政策”放开,儿科患者诊量也难免增加。这个人口基数庞大的群体,医疗却得不到保障,笔者深感痛心。是什么导致“儿科医生荒”如此严重?
总的来说,“儿科医生荒”与其专业特点、服务对象紧密相关。据了解,由于患儿年龄小,基本不能完整表述病情,医生诊断非常困难,因此儿科也被称为“哑科”。看病还得哄孩子,一天面对多个患儿,医生再淡定,恐怕都难以招架吧?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及惠民政策的实施,也出于孩子家长“护犊情深”的心理,孩子稍有不适,家长就往医院送。多病期,诊疗难,儿科医生工作负荷量尤其大。若协调不好难免起纷争,儿科成为医疗纠纷的“重灾区”不难理解。
2015年全面取消“以药补医”前,儿科医生的收入比同行少很多。如果说高强度的工作量、诊疗难度大的压力及高发医疗暴力事件,是儿科医生们必须忍受的,那么相比其他科室偏低的收入,难免让他们心寒。
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儿科医生培养渠道被堵。据了解,1998年,教育部为拓宽专业面,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中,将儿科专业作为调整专业,于1999年起停止招生,导致多年来这方面人才稀缺。相反,在美国,虽然儿科相比同行收入偏低,但国家和医院对儿科高度重视,这方面资源丰富。且国外医生群体的收入远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平,社会地位也相当高。
儿科医生越是短缺,工作压力越大,医疗暴力频发,福利和社会地位得不到提高,由此易形成恶性循环。相关部门对“儿科医生荒”不应加以重视吗?
笔者认为,缓解“儿科医生荒”要“对症下药”,从相关部门和从业者两方面着手。首先,教育部要改革儿科医学教育培养机制,进一步扩大儿科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建立培训基地。还可在现有执业医师中挑选一批优秀的儿科医师,形成执业医师转岗、补充儿科医师的机制。其次,还应建立能合理衡量实际医疗服务付出的价格激励机制,让儿科医生的实际劳动价值得以回报。最后,提高儿科医生的职业尊严,想方设法缓解医闹也是有效手段之一。
对从业者而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关键要努力提高自身医疗水平,更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面对患病后不能表述自己的病痛,只会哭泣的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1949年,为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等权利,国际儿童节得以成立。面对今年的儿童节,社会和相关部门不能将关怀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要解决他们切身的问题。试想,若儿童的人身权益得不到保障,又何谈快乐成长呢?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