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资金需强化整合利用

2016年05月19日 07:17   来源:经济参考报   

  审计署近日发布审计结果公告显示,由于缺乏统筹盘活,总计涉及97.08亿元的财政资金长期闲置。同时,财政资金统筹不到位,也造成资金短缺和资金闲置并存。网民认为,财政资金大量闲置是对国家财力的浪费,应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强化资金统筹整合,实现财政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分配“碎片化”问题突出

  不少网民指出,资金长期“趴在账上睡大觉”,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表现,也是对财政资源的浪费。据报道,自2014年开始,财政资金“沉睡”问题多次被曝光,审计署也持续开展了盘活存量资金的工作,但该问题始终存在。

  网民“金融街上的老汉”表示,财政资金分配碎片化、地方政府“不敢作为”“不能作为”等,是造成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尽管近年来有关部门对各地主动整合盘活财政资金的做法给予大力支持和保护,但由于相关制度规定不完善,涉及专项分配的基层往往难以突破这些规定进行有效整合。

  网民“叶青”表示,当前国内财政资金来源渠道多,分配中碎片化的问题确实比较突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的拨付和落实。有时一些基层部门在资金层层拨付之中确实存在“上面没有政策,下面就不敢执行”的问题。“问题产生在地方,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制度不完善。”网民“沐清风”表示。

  须进一步完善制度

  在网民看来,在财政收支矛盾逐渐扩大的背景下,盘活“沉睡资金”显然更为迫切。必须进一步完善制度,对各类专项资金进行有效整合。

  “要想让财政资金不再趴在账上,更好地发挥出资金效益,那么国家各有关部门应该将类似和功能相近的补贴资金种类及时加以归并整合,出台各类专项资金统筹整合的清单名录,同时明确相关资金整合的时间节点,以强化政策的落地。审计部门也应在此方面强化其建议,促成这项工作尽快而且较为全面地推开。”网民“叶青”说。

  网民“韩哲”指出,解决财政存量资金痼疾还需改革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存量资金已形成历史惯性和制度惯性,必须改变政府预算编制仓促和粗线条的做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动真格地审查和推敲。

  此外,网民“吴俊”认为,唤醒“沉睡”的财政资金,除了改革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实行财政资金预期未使用收回制度外,还应及时启动问责程序,严惩资金截留、违规使用者,严厉打击各种违规行为,用严惩严罚根治作风之弊。(记者 廖冰清 整理)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