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成风 呆板的生命教育

2016年05月17日 10:14   来源:长江日报   禾刀

  时下正是养蚕季节,原本只是蚕农繁忙的时令,每年这时却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件劳心事。近年来,一些学校从生命教育和亲子教育角度出发,纷纷布置养蚕作业。大多数学生养蚕少则数条,多则数十条,这些“大胃王”每天需要吃掉大量新鲜桑叶。为完成作业,单凭小孩找桑叶早就不现实,许多家长不得不为此耗费大量精力,利用点滴时间撒开两腿四处找桑叶。一些家长甚至建立热线联系,团结协作,互通信息。如此一来,城中原本不多的桑树,好不容易吐点小绿,却被急不可耐的家长早早“摘”入囊中。

  也许在一些学校看来,养蚕占用空间小,占用业余时间少,对生活干扰不大,只要提供足够的桑叶,此举是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上佳选择。无法追溯到养蚕式生命教育的起点,但我们可以设想的是,如果布置这类作业的学校不集中,养蚕规模不大,兴许城中不多的桑树还可以支撑蚕宝宝的口粮。如果养蚕成风,原本不多的桑树必定捉襟见肘。据笔者所知,许多家长寻找桑叶的脚步早就不敢奢望于居所附近,而是纷纷远足于城郊野外。也正是因为庞大的桑叶需求,网上甚至出现了专门兜售桑叶的网店。

  现实中许多事情就是这样,适可而止便恰到好处,一旦成风便过犹不及。即便是处处绿树成荫的农村,当群起养蚕,如果没有提前规模种植桑树,同样会面临“吃了上顿愁下顿”的尴尬局面。当养蚕成为许多小学生的例行功课时,最先遭殃的必是城中不多的桑树。其次,当蚕终于吐丝结茧后,由于总体数量太少,没有统一收购价值,许多家长不得不直接扔掉。浪费和污染不说,显然背离了养蚕所倡导的生命教育宗旨。

  一项原本不失有益的举措,最后被异化扭曲甚至成为许多家庭难以摆脱的负担,这其实折射出我们的教育太过呆板,缺乏创新思维,哪怕有的创新只是举手之劳。当养蚕成为生命教育不错选择时,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是由此及彼,丰富创新模式,而是不过脑地简单模仿——反正作业布置下去了,完不完得成全靠家长个人的“神通”了。

  说有的教育创新只是举手之劳并非空穴来风。生命教育也罢,亲子教育也罢,同样养小动物,选择内容本可十分广泛,比如小乌龟、小鱼、小鸟等。即便养蚕,也未必非得人人都养,提倡多人共养,轮流观察,既可以满足原来的教育目标,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协作配合意识,这也算得上是一举多得。

  我们常说要提倡教育创新。一提起教育创新,一些教育工作者总觉得高、大、上,高不可攀,是上面思考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事实上,教育创新并非要另起灶炉,弄得人眼花缭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堪称教育“圣经”的名言,“生活即教育”——“教育好比是蔬菜,文字好比是纤维,生活好比是维他命。以文字为中心而忽略生活的教科书,好比是有纤维而无维他命之蔬菜,吃了不能滋养体力”。

  倘以陶行知名言为镜鉴,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妨反躬自省:养蚕成风现象中,学生到底吸收了多少可“滋养体力”的营养呢?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