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压倒性多数的决议,对于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反对的共有546票,赞成的只有28票,另有77票弃权。在欧洲不少地方,钢铁业工人又是游行,又是示威,抗议给予中国这个地位。一些欧美经济学家也纷纷支招,认为当初有些条款措辞比较含糊,欧美可以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一句话,对于是否按照WTO规定自动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西方国家开始露出了耍赖的迹象。《金融时报》日前的一篇社论就说,现在欧美国家的立场都很尴尬,因为按照2001年和中国达成的入世协议,15年后(也就是今年)中国将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但如果给予中国这个地位,“将让更多廉价中国产品进入欧美市场”。
耍赖的最重要原因,毫无疑问是利益。在过去几年,这些国家不断向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制裁。其中“反倾销”的指控,欧美国家就是以中国不是市场经济为由,选择一个第三国相关产品作为样本,对中国产品发起制裁。
这其实很不公平,因为几乎毫无例外,欧美国家所选取的第三国样本,产品成本比中国高了许多,这自然显得中国产品有倾销之嫌,然后中国产品被征收高昂的反倾销税,有的中国产品因此失去竞争力,不得不退出欧美市场。
这本身就是耍赖的做法,但尝到了甜头的欧美国家,自然期望继续不公平下去。更让他们恐惧的是,在费尽心机抵制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仍以其强大的竞争力,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并在一些欧美国家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如果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得以确立,对中国耍赖的做法自然无法持续,那一些中国产品更非其他国家同类产品可比。
所以,一些欧美国家就是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15年大限之前,提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只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少数与中国贸易特别紧密的国家,其他国家迟迟不表态,非要拖到最后一刻,本身就是不怀好意;一些国家更有小算盘:即使中国发起法律诉讼,虽然肯定要输,但诉讼整个过程也要两三年,吃亏的总是中国。
这其实正是当前世界经济不合理不公平的反映,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西方国家总是毫不犹豫;但对自己不利的部分,西方国家总是推诿耍赖。当然,中国经济应该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但这不是西方耍赖的理由。《金融时报》就担忧,“如果支持自动授予市场经济地位的法律主张胜诉,而各大经济体仍拒不给予中国这种地位,那将是对国际贸易体系中的法治的沉重打击。”
这无疑考验着中国的博弈能力。对这些欧美国家来说,不在最后时刻再剪一次中国的羊毛,譬如对他们的一些产业实行特殊照顾条款,他们很难善罢甘休。但对中国来说,市场经济地位是世贸组织赋予我们的应有权利,中国当然可以有灵活性,但必须也要有原则性,必须让耍赖者也付出代价。不然,总是灵活,总是让步,总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那结局势必是:耍赖的会更加耍赖!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