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工信部通信发展司相关负责人对参与2016宽带中国调研采访的媒体谈及提速降费时表示,去年提速降费惠及用户超过400亿元,但由于我国用户规模庞大,平均到每个用户每个月费用下降只有2.6元,导致用户对此基本没有感知。(见5月9日《新京报》)
对于结果的评价,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自我评价,比如自己说自己好;一种是公认的社会评价,比如得到公众公允的肯定。如果结果是公允的,这两种评价应该是统一的。但在很多时候,由于掌握的数据和采用的方法出现了问题,导致一些领域出现评价上的“两张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要让公众说好,必须有让民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发展成果。
以提速降费成果为例,所谓提速降费惠及用户超过400亿元,对于多数人来说,根本就没有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即便说有着用户规模庞大这个事实,其成果也是不能服众的。
对于提速降费,方方面面的期待一直很高,不能说有关方面没有行动,只是行动的力度难如人愿。去年三大电信运营商虽然合计赚了约1391亿元,但包括了他们出售固定资源的收益,如果剔除这一块,三家净利出现约16%的同比下滑。如果把因提速降费措施影响运营商去年利润大概在400多亿元算进去,想来数据会好看得多。
在这个背景下宣布提速降费400亿元,不能不让人产生这样的怀疑: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公众对提速降费的不满而来,另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国资委对去年净利下降的质疑而来。面对这样的怀疑,有关方面应该抛出详细账单,明确地告诉公众400亿元到底是不是可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笼统地抛出一个数据,并没有进一步解释,从而让怀疑满天飞。
进一步而言,即便有关方面能够自圆其说,提速降费成果也要让人看得见。如果成果看不见、摸不着、感受不到,也只能是自娱自乐式的“逗你玩”。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