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之争:有些永恒的东西,超越中西古今

2016年04月29日 09:19   来源:中国网   李晓亮

  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老祖宗都知道讲究个,别类分门,因材施教。可我们有时却形而下之,为了某些无谓的争论,而枉自耗费不少宝贵精力。比如,不是因人才资质之“材”而倾注心血,而是在照本宣科的教科书教材上,寄予了别样的关注。

  因教材而起的论争,这些年并不鲜见。比如,仅就个人目之所及,就有前几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撰文认为鲁提辖涉嫌血腥暴力,少儿不宜,初中语文课本应删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还有北外副教授曾样建议中学课本也不宜收录朱自清《背影》。

  按说相比小说家笔下动辄挥拳动粗的武夫提辖,文弱书生的父爱背影回忆,至多催泪煽情,一无伤天害理,二不违反法纪,三合纲理伦常,为何不妥?据说是因这里的感动是“不健康的”,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

  理由离奇,相当费解。你看,哪怕名家名作,文章这种事儿就是这样,仁智互见。蜜糖砒霜,就看解释权在谁手了。同样热闹的还有当年一些地方课改,金庸武侠“入侵”,《天龙八部》入选读本,“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等,都曾引热议。

  教改多年,每年各式教材中鲁迅篇目的几进几出,也是一次次掀起讨论热潮。武侠是否格调低下,鲁迅是否佶屈聱牙?一番论争,却难有定论。最近的则是人教社关于一片网帖的回应,帖子认为小学教材选择的外国案例太多,人教社统计称“小学语文教材共有12册,选文520余篇,涉及外国内容80余篇,约占15%。”没有网帖所称的占比高。(4月28日澎湃新闻)

  而且进一步解释,涉外选文主要是以开阔学生视野、培育科学精神、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等为主题的文章,看了下“列宁、高尔基、白求恩或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也没有超出我们小时作文名言援引范围。这些人物即便不入教材,对网生代来说,他们也早都耳熟能详吧?

  个人以为,与时俱进,不如再收录一下如谷歌的拉里·佩奇、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脸书的扎克伯格等这些科技大佬们的理想创业故事,这是这个互联网双创时代,小学生们都应培养的全球视角。

  而至于之前也曾网上引起争议的,如著名的被辟谣的“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这就如朋友圈鸡汤一样,若视为寓言,教育意义是一样的。承认虚构前提下,拿小斧子的是美国华盛顿,还是月球的吴刚,砍的是樱桃树还是桂花树,“做人诚实”的教育主旨有何区别吗?

  而若从这里都能看出这是在“全面摧毁我们的自信,重树崇洋媚外思想”,那只能悲哀承认,论年龄应是未被这种外国故事“摧残”的发言者,作为一个受过完备教育的成年人,思维竟然停留于如此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初级阶段,他不恰以己为例,自证了其所谓“自信”教育更值反思吗?

  说到小学教材,不得不再提多年前那套被刷屏的叶圣陶主编、丰子恺配插图的《开明国语课本》,以及《读库》整理的系列民国老课本。“天初晚,月光明,窗前远望,月在东方。”诗意东方,老课本新阅读。母语的温暖,是因其中有超越了中西古今之外,更根本更永恒的东西存于这扉页之中字里行间。

  它值得神往,不仅仅是文字的雅致,案例的精巧,而是教材编纂者的编书思想和教育理念,时隔几十年,仍让你肃然起敬:“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守法合群之德义,以养成共和国民之人格”。另还有“普及参政之能力”,“扩充国民之德量”,“以养成独立自营之能力”以及“以引起学生兴趣而启发其审美之观念”等多条要求。

  这些价值是笃定普适而持久的。独立人格和精神的培育,是教材着力的重点——“教科书的编写,遵循立‘人’的基本诉求,从人的自然属性到人的社会属性,从臣民到大写的个人,教科书试图确立起‘现代人’存在的现实合法性,以期成为理性国家的成长基点。”这话放倒今时今日,不仅不过时,而相较于至今仍有那些混淆中外案例教育属性,只能纠缠于浅表口水之争,而难有内蕴价值精神方面的洞见的网民,此言简直振聋发聩。

  “小学教科书固然不能为一个民族提供文明的高度,但是它能够为一个民族提供文明的底线。”而今日育人底线,显然能不止于口水之战,而应始于思想之辨。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