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无规矩不成方圆,现实社会如此,网络世界亦如此。近些年来,大批网剧、大量网红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网络空间的巨大商机让不少人喜出望外。有人沉浸在名利双收的喜悦之中,有人却在为“另类低俗”的网络风潮头疼不已。归根结底,网络环境还处在秩序构建的初期,缺乏低俗判定、公众认可的统一标准,行之有效的管束方式就如同被架空的楼阁,职能部门再想管也往往无从管起。
老实说,Papi酱在被勒令整改前,笔者对其并不熟悉。最近这位被称为“2016年中国第一网红”的“Papi酱”却彻底地红遍网络,你想不知道都很难。广电总局近两年动作频频,为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摩拳擦掌。只可惜每次整改总显得姗姗来迟,甚至常常是“吃力不讨好”。“有伤风化”的热门网剧下线了,网民不乐意了;“低俗粗鄙”的直播平台关停了,网民闹意见了。反倒像是广电总局多事了,管错了。
对于广电总局的责令整改,Papi酱本人的态度很是诚恳。表示自己接受批评,也会注意自己的言辞与形象,响应网络视频的整改要求,为大家传递正能量。这算得上是有意无意“扰乱”网络环境之后的幡然醒悟。不可否认,与那些摆弄蛇精脸、撩动柳条腰的网红相比,Papi酱那些带着自嘲和调侃意味的段子更能诱发观众的内心共鸣。但是夸张、嘲讽、自贬,甚至粗俗的语言也容易对自己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而极端的思想与过分的阿Q精神也并不利于个体发展。
广电总局对Papi酱的整改和管理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只是不应仅局限于事后管理和应急管理,更要做好事前管理和预防管理。可是,没有相对统一的评定标准,管理起来自然显得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而这个亟待建立的标准,应该是基于社会共识的基础之上,结合民意诉求建立监管机制,更要形成长效机制,而不是在“纸包不住火”之后的被动作为。
“反三俗”的提法也有些时日了,低俗视频、低俗直播、低俗照片还是屡见不鲜。说明监管还存在疏漏,亦有不小的监管难度。虚拟的网络世界,也是各种利益勾连的温床,隐秘得让人难以觉察。这就需要新的模式和范式来适应新的网络环境。
诚然,仅仅依靠广电总局的“一纸限令”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时代,凭借打擦边球博关注看似是捷径,实则是在自取灭亡。Papi酱新近更新的《一个人的减肥全过程》没有一句粗口,依然备受网民喜欢。而在国外,“网红”大多胜在个性鲜明,但并不是随意任性,“网红”也要遵守基本的媒体规范。如果涉及不雅视频、思想偏激或者粗暴言语,以及有悖公序良俗的内容,也同样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迄今为止,基本规范还是一个相对笼统的概念,低俗评判标准的设定迫在眉睫。特别是对于一个拥有8亿网民的国家,在监管上往往出现捉襟见肘,甚至是力不从心的语境下,这一标准的建立更加不容拖沓。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