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厕所革命”的相关报道可谓层出不穷。从“湖北评出46个最美旅游厕所”到“宜昌旅游厕所革命六化同步”再到乌鲁木齐、灵山、恩施等各地计划兴建旅游厕所等等……这些新闻,让人喜且忧。
是“喜”:有媒体称2016年是“厕所革命是攻坚之年”,初听此说法,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于向来含蓄的中国人来说,厕所向来被视为不雅之地。可人有三急,“情非得已”时哪管它青红皂白,只想找一厕所解决生理大事。仔细想来,便可明显感受到这几年全国各地的“厕所革命”一点一滴的改进与成果。
以笔者常年生活的武汉为例,前几年走在武汉街头,若忽然尿急,“前不见家门、后不见厕所”可真能逼死好汉了,除了飞快杀进路边商店尴尬借厕所,也只能找到附近的学校、商场等地解决。这两年喜见武汉街头建起一座座简易公共场所,在公交站台、热闹的街头、僻静的巷尾等地随处可见,大大解决了路人的生理难题。
公共厕所一事,也是“忧”。毕竟公厕几乎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厕所是藏污纳垢之地,公厕建设犹如游走于钢丝之上、行于悬崖之边,一念之疏忽大意便会致其臭不可闻,彼时人们一接近它就要慌不择路掩面奔走了,哪里还能顺利“解决”呢?
据统计,2015年中国新建公厕1.4万所,改扩建7689所。建设力度不可谓不庞大,可“厕所革命”的推进,数量不等于质量;做了,也不等于做好了。公厕建在路边,后期管理,关于厕所文明,关于清洁卫生,一定要紧跟其上。笔者就曾面临过公厕门坏的尴尬,也被其未清理干净的恶臭吓跑……久而久之,原本应是建设为民的厕所异化为建设“扰”民,一则形同虚设,二则污染周边空气,真是得不偿失。
再说其他地区的公厕,笔者在台湾时,曾惊讶于其厕所文明的完备:有专门的厕所清洁工负责厕所清洁,清洁间隔时间短;厕所内手纸充备;每一所公厕都有蹲式和马桶以及残障人士专用厕所三种类型;洗手台少有水渍;洗手液、擦手纸、烘干器一应俱全。无论是在景区抑或是街头都无如厕之忧。
据悉,如今地级市厕所革命领导小组也纷纷成立了,目前看来,各领导成员分工明确,组织系统初步完备,效果如何尚待时间和人民来检验。期望建设者们可以广汲其他先进厕所文化之所长,高效建设、文明建设,做出成绩来。公厕于基础设施建设来说,是小物;于三急之人来说,是大事。
只盼能尽快迎来一个好好上厕所的时代。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