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当听听“屠夫忠告”

2016年04月21日 17:16   来源:光明网   堂吉伟德

  在2013年以另类创业者重回母校分享创业经验时,陆步轩说自己“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昨天,他向记者坦言,将卖猪肉做到极致,“应该也不算给母校丢人了”。对于当下热门的创业话题,陆步轩称他不鼓励没有经验的大学生直接创业,因为“创业真的不容易,太难了。”(4月20日《京华时报》)

  北大才子陆步轩因为“杀猪成功”,而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典范,也是诸多大学生效仿的榜样,并成为新创业者创业的动力所在。不过,功成名就的陆步轩并没有通过自己的经验,鼓励大学生们不顾一切的投入到创业中,而是提出了“谨慎实施”的忠告。这种论调,在大力提倡“万众创业”的当下,似乎有些格格不入。然兼听则明,通过自己的心路历程,让没有经验的大学生慎重实施创业,这样的声音需要理性的听取。

  无独有偶,提出类似“忠告”者并非少数,其间不乏世界闻名的比尔.盖茨。作为休学创业的典型,比尔.盖茨却告诫大家:尽管我中途辍学,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热爱的软件事业,但拿到学位更容易确保你在今后取得成功。2015年5月,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的韩启德在与广东大学学生们交流时直言,“大家千万不要急功近利,如果认为现在就要人人做比尔·盖茨,我认为特别危险。”

  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大学生创业出现了一边倒的倾向。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北京市统计局开展的《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及实践情况调查》和《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及求职影响因素调查》显示,77.2%的大学生表示对创新创业有兴趣,很有兴趣的占31.0%;有创业实践的占13.4%,有创业计划的占60.2%。再加上一些高校出台的系列“休学创业”的激励政策,在进行创业引导的大背景下,确有必要让大学生保持足够清醒的认识,而避免出现创业的盲动。

  并不是谁都具有创业的天赋,也不是谁都可能创业成功,这应当是一条基本的原则。作为没有社会经验和创业经历的大学生,其创业的失败率可能会更高。因而,大学生创业应当脚踏实地,而不能急功近利。只有在充分分析和准确研判的基础上,对自身的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做好了创业的必要准备之后去实施,远比跟风和盲动下,不顾一切的扎下去,更能减少风险和保护自己。创业就像游泳,有勇气固然值得称道,不过具有游泳的基本能力,才能实现对自我的最大保护。否则,其所面临的风险,恐怕将是难以承受之重。

  正是看到了大学生贸然创业带来的风险,对大学生实行创业能力培养,已获得了各方的关注和政策层面的回应,不但一些高校开设了创业课,一些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也在实行创业式引导,在给学生提供各种优惠的政策,比如无息的创业贷款和创业场所之余,还要对其进行能力的提升。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创业主体的大学生,自然应做好必要的“预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何况,人人创业也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也无法做到人人创业。有创业的向往与热情固然可喜,出现井喷式的创业势头也难能可贵,不过让大学生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保留最基本的冷静与理智,是很多人、很多部门的共同责任。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