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空巢老人报假警敲响亲情的警钟

2016年04月20日 16:24   来源:荆楚网   陈有为

  近日,马鞍山市公安局沙塘派出所民警发现,从3月底到现在半个多月时间里,辖区某小区有一位七旬老人总是在凌晨两三点钟拨打110,称自己在家摔倒了,但是民警随后发现他并没有在家中摔倒,而是在家里泡了好茶等待民警上门,只要求民警能在家里坐一会陪他聊聊天。据出警民警了解,这是一位年近七旬的空巢老人,一个人独自居住,子女都不在身边,由于患有慢性病,身体不好行走不便。(4月19日《安徽商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现象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据全国老龄办数据统计,我国现在已有老龄人口1.69亿,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拥有如此庞大人口基数的社会群体,尽管时常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总是仅仅停留于苍白的文字报道和口头传播上,很难让空巢老人的子女们真正行动起来,做到“常回家看看”,因此空巢老人常常会产生孤单甚至走向抑郁,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应该来说,空巢老人现象的根源还是在于亲情的过度边缘化。随着年轻群体多涌向大城市,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成了多数人搪塞忽视亲情和家庭的借口,金钱总是排在第一位,其他都要靠后,以至于连亲情都要被过度边缘化,可他们殊不知血浓于水的亲情远比冷冰冰的金钱要温暖得多。此文空巢老人报假警的初衷并非是想给民警增加负担,而是想找人排遣内心的孤寂,在找不到人的情况下才出此下策。

  目及至此,笔者深感同情与心酸,老人报假警的做法其实为当下被边缘化的亲情敲响了警钟,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当我们到了耳顺古稀之时,是否又将成为下一个空巢老人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重视亲情,孝顺父母。古有汉文帝亲侍汤药、王祥卧冰求鲤、董永卖身葬父,现也有文豪鲁迅把母亲接到北京亲自侍奉的典例。父母是生我养我之人,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应被我们遗忘到角落的边缘,无论我们有多少的辛酸和痛苦,亲情都会为你一一抚平心灵上的伤口,趁着现在年轻多孝顺父母,莫到白首方悔“孝心”迟。

  精神补偿远远大过物质利益,空巢老人问题解决的根本要回归到每个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空巢老人的子女们常年在外打工挣钱,有的人只在过年才回家,然后给父母一些钱,在家甚至呆不过一个星期就离开,老人与子女一年见一次面,一次不超过一周,试问如果我们年轻一辈成为父母,和自己的孩子一年见一次面,我们会是什么感受?“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让空巢老人精神不再孤寂,需要每个家庭的守候和亲人的陪伴,让老人们和自己的子女们生活在一起,而不是给他们冷冰冰的金钱。钱是挣不完的,所以,每个月抽出几天时间回家看看父母,每年带父母出去体检和旅游,有条件的让父母住在自己身边,让他们告别精神上的寂寞,哪怕是身居空巢也不再感到孤单。

  央视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短短92秒的视频一经播出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它震撼人心的不仅是父母对闺女的浓浓的爱,更是空巢老人孤独在家无子女陪伴的残酷现实。包括笔者在内的为人子女者,哪怕现在的通讯非常发达,但也别忘了常回家看看我们的父母。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