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18日在京公布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较2014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0%,较2014年上升了5.9个百分点。其中,日均手机阅读首次超过1小时,微信阅读人数过半。(4月19日《人民日报》)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益发展,手机、电脑等新的传播媒介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阅读方式。不知不觉间,传统意义上的报纸、杂志、书本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却是现代化的屏幕阅读和零散的数字阅读。但现实的尴尬却在于,一些人总担心肤浅和碎片化的数字阅读会消解传统阅读的本质意义,并剥离它内在的深层思考,从而将阅读引向娱乐消费与文化沉沦的反面。
这样的纠结与担心其实有点多余。从历史发展的脉络看,我们的阅读载体一开始也并非就是纸质图书。千百年来,它也经历了从甲骨、帛书、竹简、金文碑刻再到纸质图书的演变,而如今,其被数字化的阅读所冲击,这也不过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必然体现。再者,数字化阅读的兴起并非就是带着否定传统阅读的目的来的,相反,其在一定程度上却是对传统阅读的延展与升华。
因此,我们真正该纠结的,倒不是选择什么样的阅读载体,反倒是在阅读内容上,该作出什么样的甄别判断。一个很不好的现象是,在消费社会里,人们在生活中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深深地受到物质社会的沉重挤压,这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人们都希望通过追求享乐的方式来获得心灵上的疏解和抚慰,这也使得人们对阅读内容的选择,越来越倾向于物质消费的表面性和即时性、娱乐消费的肤浅性和盲从性,却失去了应有的深度和必要的反思。
更大的问题还在于,信息泛滥与信息超载的尴尬现实,不但影响着阅读者对有用信息的涉猎和选择,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们的理解力与判断力,一些人为了不错过相应信息的呈现,甚至对阅读工具产生了强烈的迷恋,并患上了“工具强迫症”。有些人在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里都机不离身,随时随地都在通过微博、微信、网页等查看信息,生怕有任何遗漏。可殊不知,这对阅读内容的非理性选择,不但没有达到自我改善与提升的目的,反倒将自己束缚在了工具之上,成了阅读工具的奴隶。
那么,数字化阅读时代,我们究竟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呢?首先要走出的一个误区是,对数字化阅读的利与弊,不能简单的用阅读的“深”与“浅”来衡量,因为就阅读者而言,不同的阅读需求往往决定着他们的阅读方式是宽泛的浏览还是深入的研究,而单纯用“深”与“浅”来概括数字化阅读的利与弊则未免太过武断与极端。至于阅读内容的选择,则是是要在摒弃娱乐与消费的基础上,多些适合自身心灵发展、综合素质提高的深度文本,并有着起码的判别意识,更不能被海量信息牵着鼻子走。事实上,数字阅读作为一种新技术,其本质应是辅助性的,我们的整个社会也应该创造更加有利的因素使它在各领域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并为其内容呈现出更多的精彩。
阅读,不止于认字,其终究目的乃是升华人的思想,促进人的思维进步。那么,阅读载体的选择,便不过是在选择一种工具而已,最重要的是阅读什么样的内容。于此来讲,对数字阅读我们也用不着过多纠结。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