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复与不复不能再拍脑袋

2016年04月19日 10:0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毛建国

  徽州改名黄山已近30年,但这些年,一直有不少人呼吁黄山恢复徽州的地名。沧海桑田,初心不改,可以看出徽州情结之深。

  前不久,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会议。会上,民政部部长特别强调了地名的文化传承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尊重,点出了地名频繁更换的症结所在。地名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其实就是那个地方的符号,是那个地方所有人情感所系的标志”。这番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对一座城市来说,既有有形的文化传承,也有无形的文化传承。在城市文化传承过程中,城墙等载体很多都遭受了破坏;但作为文化符号的地名,保存得相对较好。对于那些有故事的城市来说,地名起着黏合剂的作用,它能帮助人们构建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一些地方抛弃了先人留下的地名,轻率地实施了“更名工程”。更让人痛心的是,一些更名实际是败笔,破坏了文化脉络,破坏了公共记忆。

  从文化的角度思考,如果在黄山和徽州之间做选择,喜欢徽州的人可能更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曾发起“是否支持黄山市恢复老名字徽州”的网络投票,在参与投票的14973人中,71.4%的网友选择了“我要老地名,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

  但是,是否能够成为“复名徽州”的理由?一个城市的更名和复名,毕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不仅涉及城市的文化定位,更牵涉许多行政事务。更名以来,当地一直以“黄山”为名展开招商引资、形象宣传等工作,这也是一笔无形资产,如果就此彻底舍弃,实在太可惜。而且地名“复古”还会产生巨额的经济支出,仅更改公章、牌匾、地图、证照等费用,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诚然,“徽州”这两个字承载的,是一种独特地域文化,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但我们也不能否认,“黄山”作为一个地级市名称,已存在近30年,很多年轻人是在黄山之名下成长的,对他们来说,对“黄山”同样有一种文化情结。那么,年轻人是否希望“复名徽州”?出生和成长于“徽州”时代的人,对当初地名的变化感到不适;而出生和成长在“黄山”时代的人,是否也会对“复名”难以接受?这种间接的心理成本,也是不能忽视的。

  最近,因“复名徽州”的讨论再度升温,“把西安改回长安”“把沈阳改回盛京”等声音也盛行网络。如此一味追求“复古”,显然也非理性。在地名更改的问题上,必须慎之又慎,无论复与不复都应充分论证,不能再跟过去一样“拍脑袋”。

  更需要强调的是,时代已经变了,一个地区的经济繁荣与否、百姓幸不幸福,与地名的关系其实并没有那么密切。地方政府少在地名上折腾,多办实事,才更得人心。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